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迟子建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迟子建
    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一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详。
    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23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
    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岁,被同学拔下来后,我就像扔冰棍纸一样随便地把它扔掉了,因为青春好长好长呢。
    这次见着白发,是在9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静寂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走出瓦灰色的楼房,踏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这条胡同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沁人心脾。
    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慢慢的。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我的步子放得更轻,更慢。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用着迷人的夕阳。
    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他们那表情,真是人世间少有的平和,实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了。
    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了。手中拈着的白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叶,随风而逝了。
    炒米胡同很长很长,黄昏在这里却很短很短。夕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后,那浓浓的光就变成了淡淡的,最后淡得融进天色,瓦灰色的楼房依旧瓦灰,洋槐的叶子恢复了浅绿。我也渐渐地融入了这一片宁静的黄昏中。
    胡同两侧的老人,吃过了夕阳这个大大的金饽饽里的几丝香甜,那满头的白发似乎都能变成年青人琴上的几根柔和的弦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呢
(1)选文中,“我”的心情有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
愉悦→___→感动→___
(2)阅读下列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一线雪”和“动人心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咀嚼黄昏”怎么理解?)
(3)有人这样评价本文:对于“时光”“生命”这样永恒的话题,作者没有从宏观世界去寻找大素材,而是从微观世界中捕捉小细节来加以表现。请结合文章,举例分析。
(4)文章结尾的画线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注意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按照情感线索,根据前面提示“愉悦”,可以从后面找到“ 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 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把白发比作“一线雪”运用比喻;“动人心魄”是和夸张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那根白发白得很耀眼、很刺目,表达了“我”发现白发时吃惊难过的心情.“咀嚼黄昏”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指老人们在领略、欣赏迷人的夕阳美景,又指老人们在回味往昔,品味人生.
(3)本题是对写作方法的考查.以小见大的“小”既是具体的事例,又是典型的事例.“大”是文章的主题.以小见大就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以一些细小的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一个重大的主题.其特征是从细小的形象和故事里,能写出具有深邃隽永的意义,表现深刻的感情,反映一个重大主题的文章. 文章用“我”14岁发现第一根白头发时毫不在意,9年后发现第二根白发时却是相当吃惊的细节来表现青春的流逝及其带给自己的伤感.还有通过写夕阳爆发着如火的金光衬托老人饱经风霜后生命仍然灿烂美丽,让“我”感悟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4)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同时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作用,一般重点句子都是点明中心,或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出现在文章末尾是对全文的总结,白丝与老人满头斑白形成对比,表现出青春 年少的“我”的一根白发和老人们的满头斑白相比,不算什么.从“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那表情,真是人世间少有的平和,实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谈领悟也可,还有夕阳中的老人们历经风霜却仍然安详从容,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时光,让“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因此那根白发不再白得刺目,“我”的心也释 然了.
答案
(1)伤感;平和
(2)①“一线雪”和“动人心魄”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那根白发白得很耀眼、很刺目,表达了“我”发现白发时吃惊难过的心情.
    ②“咀嚼黄昏”指老人们在领略、欣赏迷人的夕阳美景,又指老人们在回味往昔,品味人生.
(3)示例一:“我”14岁发现第一根白头发时毫不在意,9年后发现第二根白发时却是相当吃惊,文章以此细节来表现青春的流逝及其带给自己的伤感.
    示例二:通过写老人的白发表现他们的历经沧桑;通过写老人表情、姿态的祥和来表现经历沧桑后的宁静与平和.
    示例三:通过写夕阳爆发着如火的金光衬托老人饱经风霜后生命仍然灿烂美丽,让“我”感悟到炒米 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4)青春 年少的“我”的一根白发和老人们的满头斑白相比,不算什么.“我”虽青春年少,却为一根白发而忧愁伤感.饱经沧桑的老人们让“我”有所感悟,也让“我”的心境渐渐平和,觉得那根小小的白发根本不算什么,不值得伤感,因而感觉淡了很多.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