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郁达夫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论客的富有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论客的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也没有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仅在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或风、雷、雨、雪的突变,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你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也觉得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见说有厌看白天晚上的一定轮流而去自杀的人。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了,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一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惟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了几百万了,但他惟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存在英国银行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是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一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涵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像上面所说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些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寻生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了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得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的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的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四国的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的。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一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过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住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则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1)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幻,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2)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就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仆人。
(宗白华《轮<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此题难度偏易,选项内没有非常规陷阱,只要根据每个选项对照相应原文,考生能够轻松选出正确答案.A选项中虽说是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但是并不是用这个来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而是为了启发读者欣赏自然的美.C选项的“清凉散”不是“告诫人们不要因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界的欣赏”.而是“治疗利欲熏心的良药”,它是“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故选AC.
(2)此题意在考查对文章段落段意的概括的基本能力.做此题首先要回归原文“截”(截取重要的语段和语句),然后“删”(删掉不重要的句子,使答案精炼),最后“改”(将原文中的话转化为自己的话).在原文中能找到欣赏自然山水的三种方法,综合可以从“留意自然变化”“寻访山水之乐”“在自然中生活”等方面进行概括.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表达技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铺垫、烘托、对比、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和语言特色(豪放、婉约、明朗、含蓄等).第⑧段是文章的中间段,它会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中产生一定作用,比如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所以在看到中间段作用时,首先想到的是它产生的结构作用有:①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中的…引出了下文中的…)②前后照应(与前面出现的时间相照应)③点明中心主旨.而在内容上就要考虑文段本身叙述的内容是什么.本题在解答时只有将结构和内容结合起来,才能准确表达,如本题生动地表现了“我”得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为下文奠定基础.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的能力.探究类题目检测考生是否具有发现文本的丰富内涵与深层含义的眼光,是否具有对文本进行独到感受与创造性理解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的指向是多层面的而不是单层面的,试题的答案是多元的而不是唯一的.其探究角度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方面:文本的表达目的、文本的表达方式、主旨的隐含意义、作者的写作动机、文本的时代与社会背景等.回答这类题目一要做到所进行的探究分析都必须与原文有直接的联系,或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二要观点明确,表述合情合理.此题是探究题,首先一定要理解文中的“欣赏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答题要始终围绕这句话来回答.第二,根据下面给出的两个语段,结合相应内容深层次理解“欣赏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答题中注意:“欣赏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其实是点明了山水自然和艺术和人生的关系.

答案:
(1)AC
(2)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3)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有说服力;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4)示例一: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与人生;而对待艺术与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落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示例二: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人生与艺术的态度.能认识山水与自然的美好、博大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仆人”的佳作.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一个蓄水池装了9根相同的水管,其中一根是进水管,其余8根是出水管,开始时,进水管以均匀的速度不停地  2020-03-31 …

《野步》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烂醉”二字,请作赏析麦垄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2020-05-16 …

求赏析!来到外侧走廊的水泥地时,他的脚步似乎紧贴着地面摩擦力,好像要磨掉的沙子求赏析!来到外侧走廊  2020-06-27 …

(110分悬赏)高一第二学期数学11道填空题(只需答案,每周一次的超高分悬赏又来了,这次用了另一个  2020-07-18 …

古代人怎样用两根铁棒来检测地下是否有宝物就是见电视上演的,也用来寻找水源,两根铁棒用两个手拿着,在地  2020-11-05 …

你可以用一根吸管来做一个雾化器.拿一根吸管,在吸管上个一条缝.把吸管的一端插入一杯水中……你可以用一  2020-11-05 …

自来水公司新购进一批水管,堆成如图的形状.最上层9根,最下层18根,每相邻的两层相差1根.自来水公司  2020-11-11 …

请根据下面文字,将《小鸭子学游水》改写或续写成适合幼儿听赏的新故事要求:①扩展情节,故事有趣;②添加  2020-11-11 …

读书是一道美丽风景阅读答案“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人朱  2020-11-23 …

下列现象中,与其他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物理现象是A.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B.池水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