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目。曹瞒传(节选)操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操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曹瞒传(节选)

操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操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于是其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操将北征三郡鸟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操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操犹坐胡床不起,张郐等见事急,共引操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操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操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操自汉中至洛阳,起建始殿,操使工苏越徙美犁。掘之,根伤尽出血。越白状,操躬自视而恶之,以为不祥,还遂寝疾。

操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擎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操,沛国桓邵亦轻之,及在兖州,陈留边让言议颇侵操,操杀让,族其家。忠、邵俱避难交州,操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桓邵得出首,拜谢于庭,操谓曰:“跪可解死邪!”遂杀之。

11.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习宠臣咸之              疾:憎恶

B.共操人船                  引:引导

C.陈留边让言议颇操          侵:冒犯

D.桓邵得出首,拜于庭        谢:谢罪

12.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刘备必说刘表袭许      ②余船次俱进

B.①时寒旱                ②若属皆为所虏

C.①诸君谏                ②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

D.①至见,悲喜、或流涕    ②精思傅会,十年

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B.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C.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D.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14.下面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迁为顿丘令是因其“持法峻刻”,宠臣借称荐来使其离开。从这一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曹操的戏谑之意。

B.与马超、韩遂交战,失败后曹操大笑而语:“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既是自我解嘲,又显露出他乐观豁达的品性。

C.从侥幸战胜后的科问诸将到杀死袁忠、桓邵,充分体现了曹操峻刻酷虐、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性格特点。

D.与一般正史叙事崇尚简要不同,本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叙述相当细致,其间人物的一言一行、神态举止纤毫无遗。

15.把上面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

(2)越白状,操躬自视而恶之,以为不祥,还遂寝疾。

(3)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B

12.D

13.A

14.C

15.

(1)我之前的行动,靠侥幸踏上危险之地,虽然胜利了,(却)是老天在帮助我啊,所以不可以把它当作平常的事情。

(2)苏越禀告(给曹操)这种情况 ,曹操亲自去验看后很不喜欢,认为不吉祥,回去就卧病不起。

(3)他惩处诛杀的人,总是对着他痛哭流涕,嗟叹痛苦不已,但最终也没有办法保全性命。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B项“共引操人船”中的“引” 是“拽、拉”的意思。选项中的解释错误。实词的意思要结合句意来理解。这句话出自文中“操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操犹坐胡床不起,张郐等见事急,共引操入船” “操犹坐胡床不起”“ 事急”可以推测,这里应该是拽、拉曹操入船。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操犹坐胡床不起”“ 事急”可以推测,这里应该是拽、拉曹操入船。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答题关键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 答案选择D项。A.①来,②依照、按照;B.①并且,②将要,;C.①的,②连词,用于主谓之间;D.①②都是“才”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句: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介词,相当于“用”。例句: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二、介词,相当于“把、拿”。例句: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童趣》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例句: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四、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五、介词,可译为“凭借”。例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六、介词,相当于“从、由”。例如: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七、介词,译为“按照”。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八、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九、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 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 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十、连词,译为“以致”。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十一、通“已”,已经。例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总之,“以”字在文言文中用法颇为灵活。在学习中,要仔细阅读认真体会,并注意结合上下文来辨析它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题,可以先整体阅读文段,正确断句为: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句子翻译为“他有时戴着丝织的便帽会见宾客,(很不礼貌)。每次和宾客谈论的时候,言语戏谑,毫不隐晦自己的心中情感,等到他自己说到开怀之处,哈哈大笑,以致一头扎入桌子上的杯盘之中。菜肴把他的帽子头巾都弄脏了。曹操常常怠慢失礼就到了这种程度。”据此理解断句,同时还可以根据文段中的虚词“其”初步判定句读。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先抓虚词“其”初步判定句读。再抓句中相同句式“道之纯厚/遇之有实”细细断开。断句更多情况要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

作业帮用户 2017-05-08 举报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目。曹瞒...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大传统和小传统“五四”反传统主义所打击的主要是传统文化的核  2020-05-16 …

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  2020-05-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贺小传李商隐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  2020-07-03 …

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图示体  2020-11-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  2020-11-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  2020-12-1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  2020-12-12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  2020-12-1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  2020-12-1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