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大理少卿戴胄驳曰:“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夫臣子之于

题目详情

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大理少卿戴胄驳曰:“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夫臣子之于极尊,不得称误,准律云:‘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有理。”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更令定议。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有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太宗乃免校尉之死。适时朝廷大开选举,或有诈伪阶资得,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 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 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 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是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达信,臣窃为陛下惜之。” 太宗曰:“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哉!”(《贞观政要》)

1、  下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适时朝廷大开选举 。             选举 

B  太宗令其自首。                  自首

C  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    不信

D  胄据法断流以奏之。              断流

3、下列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 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陛下如果记录他的功劳,那就不是司法部门的决定了。

B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不久,有伪造官阶资历的人泄露了国家机密,戴胄根据法律判处流放屏上奏太宗。

C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是喜怒之所发耳。——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的,说话的人怎能因喜怒随便说出来?

D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哉!——我在法律上有失误,您能纠正,我又担忧什么呢?

3、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戴胄严正执法的一组是(  )

① 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

② 误不如法者,皆死。

③ 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④ 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

⑤ 此乃忍小忿而存达信

⑥ 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复议。

B 戴胄援引法律,劝太宗不要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从轻发落。

C 戴胄针对当时有人用欺骗的手段谋官发财,建议太宗敦促他们自首,否则即重判。

D 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太宗令“……不首,罪至于死”,也与法典相悖。他敢于据理力争,足见其忠之不阿。

5 翻译

(1)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有理。

--------------------------------------------------------------------------------------------------------

(2)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是喜怒之所发耳。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d  3 D 4A 5
看了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不能储藏,过目即忘,读亦等于不读。②读书要忌杂。  2020-06-22 …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读书忌①鲁迅读书有“忌”,就是某一类书决不能和某一类书同看,否则两者中之一  2020-06-22 …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读书忌①鲁迅读书有“忌”,就是某一类书决不能和某一类书同看,否则两者中之一  2020-06-22 …

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  2020-07-02 …

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  2020-07-25 …

高一语文仿句1.将下列语段补写完整.要求:上下文意相通,使语段构成排比.工作再忙也要读书;交情再浅也  2020-11-11 …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运行机制正确的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  2020-12-05 …

唐朝中央三省的运作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尚书—门下—中书C.门下—中书—尚书D.中书—门下—  2020-12-15 …

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作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尚书—门下—中书C、门下—中书—尚书D、中书  2020-12-26 …

.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  2021-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