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大自然的语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

题目详情

            大自然的语言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木。”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木。”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0.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                                                                         

11.第一自然段中写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           保持了一致。

第二自然段对物候知识、物候学的介绍顺序是:从                   

12.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B.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C.第二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作诠释、举例子。

D.“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0.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品

11.“大自然的语言”或“语言”   古代   近代

12.C 


看了大自然的语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2020-05-12 …

农场耕地,第一天耕了24公顷,第二天耕了16公顷,这两天耕的占农场面积的5/9,这个农场的面积是多  2020-06-25 …

农夫与行者道旁由甫田,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终  2020-06-25 …

农夫耕田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②之,曰:“甚矣,农夫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  2020-06-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农夫耕田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  2020-06-26 …

下列有关农民叙述不正确的是[]A、宋代自耕农、佃农劳动者的身份有所提高。B、大部分农民是租种他人土  2020-06-28 …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  2020-07-29 …

唐代诗人李绅有《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句反映了()①小农经  2020-11-06 …

中国古代社会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化过程中,能正确反映出农业耕作方式变化的表述是()A.从奴隶  2020-11-06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科学的伟大成就,早在2千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根据气候变化规律,定出了春夏秋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