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0分)事实与解释李德顺给你一种似乎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打着科学或哲学的旗号,加以似是而非的解释,借以诱人上当受骗,这正是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0分)

事实与解释

李德顺

给你一种似乎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打着科学或哲学的旗号,加以似是而非的解释,借以诱人上当受骗,这正是众多骗术的常见伎俩。我们要想识而破之,不入其圈套,就要保持头脑清醒,特别要学习一点鉴别“事实”和“解释”的本领。

首先,应当注意“事实”究竟是什么?这里大有讲究。比如魔术师在台上,可以当着大家的面把一个人分成几段,移来移去。然而这里的事实是什么?是一个活人真的被肢解了吗?当然不是。成功的魔术所造成的事实,仅仅是“使观众产生了‘一个人被肢解了’的视觉心理印象”这个事实,并不是真正杀人并使他复活那个事实。“心理事实”也是事实,但“此事实非彼事实”,不可混淆。

相反,假如有人用魔术师同样的办法,却宣布说:“我有神通,能够把一个人肢解,然后再让他复原。”那么这人一定是个骗子。因为他标榜的是虚幻和假象,不是事实。然而,许多受骗者却分不清这里的 两种事实 ,从而导致真假不辨。比如,有人通过某种表演,宣称“把水变成了油”,你不去考察水分子是否变成了油分子,只看有燃烧发生,就信以为真,那么就是没有抓住真正的事实,因为“眼见之实”并不一定是“自在之实”。

其次,是要抓住“解释”,弄清它的根据。解释不等于事实,一种“解释”同它所解释的那个“事实”之间,是否真的有联系?究竞有怎样的联系?解释可以有多种多样,怎见得就是你说的那个原因和道理?等等,这里同样大有讲究。因为事情常常是这样的:即使事实本身确凿无疑,面对一个同样的事实,人们之间也会有彼此不同的解释,在科学上有时也是如此。既然这样,那么在各种各样可能的解释中,我何以要相信你的解释?也就是说,弄清一个解释体系同它所解释的基本事实之间是怎样联系的,非常重要。否则“听风就是雨”,见到一点事实就轻信一套解释,就很容易落入圈套。

比如,骗子们常常先给你一个看来无可否认或无法验证的“事实”,比如他那一套“在别人那里或别处如何如何有效”之类,然后向你灌输一套他编造出来的“解释”,其实不过是用以转移注意力,让人忘记从事实本身去找证据。特别是当人们对具体的事例(“事实”)

缺少足够知识,很需要解释而自己又不能解释的时候,这种手法就很容易奏效。因为在这种情境下,受骗者虽然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在看和听,但实际上却是用人家给你的思路在思考了——也就是说,受骗者的感官还是自己的,而头脑却被换掉了。欺诈的妙用,常在于此。

与之相反,正派人的正派做法,是对自己的“解释”高度负责,决不夸大其词、随意乱说。科学是诚实的,真正的科学家是诚实的人,他们从不靠吹嘘,也不爱搞“炒作”,总是老老实实地用事物本身的规律和道理,用科学的知识和原理,或者用实践经验和工艺技术等来解释一切,并且总是界限明确、认真负责、留有余地。有时即使解释得不够完善,那也主要是发展水平问题,而决不是有意欺骗。在科学的解释中,至少对“解释与事实的联系”是认真负责的,解释的根据都是来自发展着的实践,有据可查,并且都经受过、并将继续经受严格的检验。

解释 的问题比较复杂 ,但有一点是不应该怀疑的,就是一般说来,没有什么能够比依据科学和实践的解释更可靠。所以,我们遇事应该首先想到科学的解释,尊重科学的解释,期待科学的解释,发展科学的解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诈骗的危害。

 (选自2012年9月3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认真学习一点鉴别“事实”和“解释”的本领,我们就能保持头脑清醒,对骗子常用的伎俩就能识而破之。

B.魔术师在舞台上的表演,比如大变活人、肢解活人、空手穿玻璃,其实这种表演既是事实,也不是事实。

C.同一个事实的“解释”其实并不止有一种,也并不是每一种“解释’与所解释的事实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

D.遇事应该首先想到科学的解释,尊重科学的解释,期待科学的解释,发展科学的解释。这才是我们对待“解释”的正确态度。

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事实存在不同种类,彼此之间存在不同,有些骗子正是利用了这种不同而施展骗术。

B.骗子所呈现的事实如果没有问题,那他对此事实的“解释”则一定是有问题的。

C.如果掉进了骗子所设的圈套里,就会不自觉地依其预设的思路思考,极易相信其所述而上当受骗。

D.明明看到演示的是真黄金,可买到手里的却是地地道道的假黄金。这就是“解释”环节出了问题。

3.说说选文第三段中的“两种事实”指的是哪两种事实?这两种事实有何区别?(3分)

答:                                                                                       

4.选文结尾一段为什么说“‘解释’的问题比较复杂”?试作简要说明。(3分)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D 3.两种事实指“眼见之实”和“自在之实”。前者仅仅是一种视觉心理印象,后者则是指客观存在的事实,即真正的事实。  4.事实需要解释,但解释不等于事实。一种“解释”与所对应的“事实”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必然的联系,客观上给骗子有了可乘之机,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仔细甄别。故而问题就显得比较复杂。
1.
分 析:
表述绝对化,与原文文意明显不符。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再细细比较,发现错误点。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分 析:
不一定,既可能是受骗者相信了骗子的“解释”,也可能是“事实”环节就出了问题。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结合语境理解。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分 析:
根据第3段最后“因为‘眼见之实’并不一定是‘自在之实’”可以确定“两种事实”一是“眼见之实”,一是“自在之实”。 根据第2段“仅仅是‘使观众产生了“一个人被肢解了”的视觉心理印象’这个事实,并不是真正杀人并使他复活那个事实”就可以揣摩出二者的区别。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分 析:
根据第3段中“许多受骗者却分不清这里的两种事实,从而导致真假不辨”与第4段中“解释不等于事实,一种“解释”同它所解释的那个“事实”之间,是否真的有联系?究竞有怎样的联系?解释可以有多种多样,怎见得就是你说的那个原因和道理?等等”就可揣摩出“复杂”的原因。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_______河马是世界上稀有的动物之一.河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全生在脸的上部,几乎成了一个平面,  2020-06-04 …

英语翻译出乎杀之上自能役杀入乎杀之中自不受杀前面作者说的是生杀之气为宇宙自然之气,天地能使之生,益  2020-06-18 …

如图所示,小球用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并斜靠在光滑斜面上,当斜面逐渐向右缓慢移动直到小球到达斜面顶(  2020-06-19 …

物理很好的你,请进!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称为"仙女杯"的小酒杯,平时从上往下看,在玻璃底的下面,似  2020-06-28 …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发现(如图所示),当小球从左侧斜面的某一高度滚下时,无论右侧斜面的坡度如何,它都  2020-07-07 …

如图所示,这是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装置图,伽利略发现,当小球从左侧斜面一定高度滚下时,无论右侧斜面的  2020-07-07 …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次三国海军举行联合演习,当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020-07-12 …

世界上有一湖泊,湖面低于海平面400多米。在该湖游泳的人们可悠闲地漂在水面上看书;另外,该湖几乎没有  2020-11-03 …

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难不难在字面上找到适当的对应,而是难在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那几乎是不  2020-11-2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