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下面是某报记者采访杨绛先生时的对话。根据有关内容,提问最恰当的一项是()记者:您出生于1911年,1917年即产生了新文学革命。但您的作品,不论是四十年代写的喜剧,还是后来

题目详情

下面是某报记者采访杨绛先生时的对话。根据有关内容,提问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记者:您出生于1911年,1917年即产生了新文学革命。但您的作品,不论是四十年代写的喜剧,还是后来写的《洗澡》《干校六记》等,却没有一点通常意义上“现代文学”的气息。请问杨先生,                
杨绛:新文学革命发生时,我年纪尚小;后来上学,使用的是政府统一颁定的文白参杂的课本,课外阅读进步的报章杂志作品,成长中很难不受新文学的影响。不过写作纯属个人行为,作品自然反映作者各自不同的个性、情趣和风格。我生性不喜趋时、追风,所写大都是心有所感的率性之作。我也从未刻意回避大家所熟悉的“现代气息”,如果说我的作品中缺乏这种气息,很可能是因为我太崇尚古典的清明理性,上承传统,旁汲西洋,背负过去的包袱太重。

A. 您觉得您的作品这种遗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B. 您觉得您的作品和时代氛围的距离来自哪里?

C. 您的经历和个性对您后来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

D. 新文学革命对您的写作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记者所问重点:杨绛先生的作品为什么与现代文学气息存在一定距离.“但,不论,还是,却”等关联词可确定.A项记者没有认为杨绛先生这种创作风格是遗憾.C项记者提问的对象是杨绛先生的作品,而不是作家的经历和个性.D杨绛先生回答问题时重在谈自己的作品和时代氛围存在“普通人眼里的差距”原因;
答案:B
看了 下面是某报记者采访杨绛先生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文,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如何对待前人的理论?讲语言的书已经很多了,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两千  2020-05-14 …

阅读下文,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如何对待前人的理论?讲语言的书已经很多了,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两千  2020-05-14 …

一个歪戴着帽子,嘴里叼着烟卷的年轻人在电车上想戏弄一下售票员:“我只买小孩票行吗,售票员?”售票员  2020-06-16 …

迟来的雪阅读题附文章一个冬天都没有一场雪.不论见到谁大家都在问:什么时候下雪啊?可是,不论人们怎么  2020-06-22 …

无论老年中年青年还是戴红领巾的少年儿童无论是国内还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为五星红旗而自豪怎样加  2020-06-30 …

无论老年中年青年还是戴红领巾的少年儿童无论是国内还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为五星红旗而自豪怎无论  2020-06-30 …

以前有个财主雇了一个长工,讲定一年给长工三筐稻谷,可是到了年末长工去要稻谷的时候,财主提了一个条件  2020-07-06 …

从前有个财主雇了一个长工,讲定一年给长工三筐稻谷.可是到了年底长工去要稻谷的时候,财主却提出一个条  2020-07-06 …

帮我看看.我是卖家,我的顾客向我买了100包烟进价28元一包,每包有返利2元钱他支付了我2800元  2020-07-17 …

英语翻译自从2005年,他们就打排球PAT拉小提琴已经10年了他们争论了这个话题两次了以前我们从未讨  2020-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