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诸弟书曾国藩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曾国藩

  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进城内,屏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

  蕙西尝言,“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我两人颇有此风味,故每见辄长谈不舍。 之为人,予至今不能定其品,然识见最大且精,尝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 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此语正与予病相合,盖予所谓“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也!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 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以尽言;至于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

  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谨,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 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 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 患业之不精耳。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 ,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渠之为人       他

B.

以图无 所生     辱没,愧于

C.

然则 患业之不精耳  只是

D.

万不可以兼营并 骛    乱跑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曾国藩提倡的为学之法的一组是

①先须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②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

③老守一井,力求及泉

④卫身奠大于谋食

⑤求业之精

⑥力图专业

[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分析自己为学的缺陷有两个,一是年轻时没有非常用功,所以希望搬进城里用心苦读,二是做学问不专注,涉及面宽但都不深入。

B.

作者认为读书有两个功用,一是增强道德修养,追求诚实正派的道理,二是研修学业,练习背诵辞章的技巧,以求能自强独立。

C.

作者认为自强自立莫过于求得生存,农工商靠力气生存,读书人靠智慧生存,只要业务精通,都可以生存下去。

D.

作者主张为学要专一,习字就专心习字,穷经就专守一经,制义就专看一家文稿,作古文就专看一家文集,其他的事都要彻底抛开,才能有所成就。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2)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D;2.A;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