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三)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

题目详情

(三)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 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25.翻译画线的句子。

句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26. 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惠王对前来拜见的孟子很不礼貌,用 “叟”来称呼,就像今人说:“老头子。”

   B. 由于梁惠王对孟子的无礼,孟子认为梁 惠王真是一个利欲熏心的昏君,简直无可救药

   C. 孟子顺着梁惠王的功利思想,从反面推 论,指出交互征利的严重后果,严正警告梁惠王

   D. 在《孟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章里,孟子就提出仁政的思想,他主张君王必须施行仁义,仁义才是治国的至德要道

27.针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在正面否定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25. 但如果以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掉国君而全部夺取他的财产,就不会感到满足。

26. B

27. (略)

看了(三)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