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历史上的隐士文化“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中国古代把社会成员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其中的士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掌握着知识技术和道德文化。而且,

题目详情
历史上的隐士文化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中国古代把社会成员分为士、农、工、商四类,其中的士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掌握着知识技术和道德文化。而且,从各种史料记载来看,这些隐士们往往是士人阶层中的精英,但是他们却如《旧唐书•隐逸》云:“所高者独行”,“所重者逃名”。
      “学而优则仕”通常是士人的人生轨迹,却又为何隐而不仕呢?很多学人认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就有对隐者的推崇和赞许。如《庄子•在宥》云:“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故往见之。”这位成功的治世之君拜见隐逸的故事,便寓于着“真理”掌握在隐者之手。道家的出世思想对古代士人有巨大影响,冯友兰认为“道家者盖出于隐者”,庄子更是隐者思想集大成者。可以说,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中国知识分子培养隐逸情绪提供了“酵母”。
       儒道两家的隐逸思想形似而异趣。儒家只是将隐逸作为“天下无道”之时的权宜之计,是手段;而道家则认为隐逸生活就是士人的理想归宿,是目的。道家以强调个体生命至上的“贵生”价值观,从而彻底否定了儒家追求“名利”、“仁义”等价值观。但是,道家也并不过分强调生活方式等形式上的隐匿,为了存身也可入世以自适,在此儒家的入世目的又成了道家隐逸的手段。由此可见,儒道两家的隐逸思想各有所重,而隐逸方式则互有交错。这对于古代的隐士而言,在思想层面多了一方挪腾的空间--隐则为道而立德成名,出则为儒而立功成仕。
(1)从文章的第一段看,中国古代的隐士有哪些特点?
(2)作者引用《庄子•在宥》的意图是什么?
(3)“儒道两家的隐逸思想形似而异趣。”“形似”和“异趣”分别表现在哪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答题区间很清楚,关键就是找出相关语句:“不仕之士”“他们掌握着知识技术和道德文化”“士人阶层中的精英”“所重者逃名”“所高者独行”.根据这些句子进行概括.
(2)根据原文第二段相关句子“这位成功的治世之君拜见隐逸的故事,便寓于着“真理”掌握在隐者之手”,“很多学人认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就有对隐者的推崇和赞许.如《庄子•在宥》云…”,从中可以看出,这里引用《庄子•在宥》的意图是对隐者的推崇与赞许.
(3)本题的答题区间为文章的第三段,开头第一句就是总领句.从整个语段来看:儒家与道家的人生选择中都包含了隐逸和入世.不同是的是:儒家把隐逸作为“天下无道”时的权宜之计,道家把隐逸作为士人的理想归宿.儒家把入世作为士人的理想,道家则把入世作为存身手段.

答案:
(1)他们是掌握着知识技术和道德文化的精英;推崇特立独行,逃避世俗名声;不愿做官.
(2)成功的君主拜见隐士的故事,寓着“真理”掌握在隐者之手的意味,这包含了对隐者的推崇与赞许.
(3)儒家与道家的人生选择中都包含了隐逸和入世.儒家把隐逸作为“天下无道”时的权宜之计,道家把隐逸作为士人的理想归宿.儒家把入世作为士人的理想,道家则把入世作为存身手段.
看了历史上的隐士文化“隐士”就是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汽车打不着火,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的车现在彻底打不着火,之前也只有两三次一时打不着,但打个两三次就打  2020-05-13 …

求myneighbour'sjob英语作文重来都没写过这片作文悲啊不知道着么写%>  2020-06-04 …

有谁知道“&”的发音?一直有看到“&”,却不知道着个怎么发音.那位XDJM可以告诉我啊!  2020-06-19 …

固体物理小白,求解答小白自学ing,有写问题想问一下1.基矢的选取是任意的吧?只要构成的是最小平行  2020-07-02 …

问一道数学题在一个倾斜角为60度的斜坡上,沿着与坡脚面的水平线成30度角道路上坡,行走100米,实  2020-07-03 …

生活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自己很累.提不起任何兴趣.只想躺着,就这么一直躺着,永远都要起来才好,  2020-07-08 …

家里的天然气灶打不着火,用火柴点就着了,家里人分成两派一派说会着火要修一下火柴点会爆炸的,另一派说  2020-07-10 …

英语单词在书上认识换个地方就不知道了在书上遮着单词或者遮着中文我都可以对应可是放在阅读上我就感觉这词  2020-12-03 …

摩擦力的方向囧上课的时候有讲摩擦力的运动方向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是如果假如是箱子在向左运动,  2021-01-04 …

当一个女孩送给你99对星星是那代表着什么意义?我过生日那天我朋友送给我的礼物是99对星星,我不知道着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