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庄子〉二则》浑沌之死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

题目详情

阅读《〈庄子〉二则》

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1.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谋报浑沌之 德:恩, 恩情。

B.人皆有 七窍 七窍: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故称七窍。

C.犹 疾视 而盛气 疾视:很快地看。

D.已 无变 矣 无变:没有反应了。

2.对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海 帝为倏 之:的。

B. 视、听、食、息 以:按照。

C.子无 鲁国骄士 以:因为。

D.大将军邓鹭闻 贤而辟之 其:这里指杨震。

3.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浑沌待之甚善 译文: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

B.尝试凿之 译文:(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

C.方虚骄而恃气 译文:正虚狂骄傲又充满一股血气。

D.犹应向影 译文: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而有所反应。

4.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倏”“忽”都是转眼之间的意思,庄子用这两个字来做神的名字,意在说明二神做事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B.《浑沌之死》认为无为是自然的本性,若被加上智巧机智等小聪明,本性将遭到破坏而死亡。

C.《呆若木鸡》意在提醒人们,特别是君王:做人要注重内在气质,不怒自威;国家要增强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

D.《呆若木鸡》在写法上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有描述、有想象……不蔓不枝,典雅古朴的语言,使寓言故事意境幽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B 3.C 4.A
看了阅读《〈庄子〉二则》浑沌之死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中写到了“升概”“遇客”“为酒”“县帜”时连用了四个“甚”为什么要《宋人酤酒》宋人有酤酒者,升概  2020-04-06 …

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常会出现浑浊。为了配制澄清的氯化铁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A再加入足量的水B加  2020-05-13 …

急湍甚箭的“甚”与又弗如远甚的“甚”与不求甚解的“甚”有何区别  2020-05-16 …

缘木求鱼文言文孟子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③,朝秦楚④,莅中国而抚四夷也⑤.以若所为求  2020-05-21 …

凯氏定氮法消煮时消煮液浑浊是为什么用凯氏定氮法测植物组织中蛋白氮的含量,在消煮时,消煮很长一段时间  2020-06-03 …

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但尘土。楼外垂杨千万缕,风落絮,栏干倚遍空无语。毕竟春归何处所,树头树底诗  2020-06-18 …

韩非子典故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  2020-06-19 …

关于O2和CO2的鉴定与CO2和O2的鉴定有关的有四种方法:1.使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为O2;2  2020-07-01 …

氧化铜与稀酸反应黑色浑浊是为什么?氧化铜和稀酸反应,发现微热后,液体呈黑色浑浊,这是为什么?如何操作  2020-11-24 …

如今,浑河成为沈城市民消闲度夏的好去处,浑河沈阳城市中心段全长38.4公里,浑河已经实现游轮通航,如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