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光明顶上①黄山的日出是从黎明时分悄然铺开的一幕大戏,每个细节都不容错过;越早登顶的人,越有可能占领拍摄的有利位置。凌晨四点,我们打着手电登上光明顶,但显然还有不少旅

题目详情
光明顶上    ①黄山的日出是从黎明时分悄然铺开的一幕大戏,每个细节都不容错过;越早登顶的人,越有可能占领拍摄的有利位置。凌晨四点,我们打着手电登上光明顶,但显然还有不少旅友比我们起得更早,拍摄用的三脚架都已经架好。山顶上劲风呼啸、寒气袭人,虽是六月天气,多人穿着抓绒外套仍sèsè发抖。
    ②这时,我们听到了山道上粗重的喘气声。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年农妇,穿着洗得变了形的短袖T恤,光脚穿着一双二十世纪生产的解放球鞋爬了上来。她驮着一个巨大的背包,汗水浸透了她的头发,顺着眉流下来辣红了眼睛。上到山顶,她一言不发,找一块山石一坐,将背包拉开,所有的人都循香而去。
    ③原来这农妇煮了一巨包新鲜玉米棒来卖,负重走了几千级台阶,累得她整个人都似矮了一截。
    ④背包里面做了保温的棉夹层,玉米棒都是温热的,插着竹签,散发着软糯的清香,十块钱一根。收钱时农妇不厌其烦地叮嘱每个人:“玉米芯子别乱丢,等会儿丢到我这个袋子里,我退你一块钱。”
    ⑤天边泛起的鱼肚白还没有变成橙黄色,趁此机会,我和旅伴安安心心把早饭吃了。玉米棒品种极好,可以把人的嘴唇粘起来,见大家吃得香,农妇得意地笑,说:“买了最好的玉米种子,为预防与邻居家的玉授粉串种,十年前我在两家的玉米田间种了两排桑树做间隔,从此我的玉米再也没有退化过。”
    ⑥那她在黄山上卖了多少年煮玉米?25年!头天晚上看天气预,只要第二天不阴不雨,晚上十二点半她就起床煮玉米,凌晨一点半将滚烫的玉米背到山顶上来卖。靠着春天卖茶卖笋干,夏秋卖煮玉米的收入,农妇把两个儿子供到大学毕业。现在大儿子去了上海工作,小儿子在合肥读研究生。农妇仍和丈夫在山里,侍弄他们的茶园、竹园,十几只跑山鸡和那一坡沙沙作响的玉米地。
    ⑦问她为何不跟大儿子去上海享清福,农妇说:“上海房子那么贵,我儿还不知啥时有窝,我和他爸哪能再去给他添乱。再讲了,黄山有啥不好,山好水好空气好,你们上海人南京人,花好几百块的门票也只能看两天景,我们一年到头在看山看景,赛神仙呢。”
    ⑧说话间已经有人来送还玉米芯子,农妇果不食言,打开被汗水浸透的腰包,掏出硬币逐一退给人。这场景,久违了,就好比我们小时侯倚着杂货铺的柜台,喝三毛钱的汽水,再把完好的玻璃汽水瓶退回去,还能得一毛钱一样。
    ⑨有人好奇这玉米芯子能有什么用,农妇说早先晒干了还能引火做饭,现在家家都用沼气了,背回去也没有用。旅伴就嗔她自找麻烦,农妇正色说:“我是少挣点钱多费点事,但这样一来,光明顶就干净了。”
    ⑩不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山的人,恐怕难以理解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黄山的热爱。
    ⑪收完所的玉米芯子,日出的大幕刚巧拉开,山顶上一片快门的咔嚓声。东方的天际瞬息万变,光影与云海,和每一分钟都在变化 的色彩做游戏,在躲猫猫,而将出未出的太阳似一个赖床的小孩,陷在云絮里,不想离开它的窝。约二十分钟后,太阳终于臣服于推动它的力量,向上跳了跳,离开了云霞的包围。山顶上响起一片欢呼声,我这时才发现,背玉米来卖的农妇竟没有忙着下山,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的欣喜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样。
    ⑫下山途中我又遇了她。农妇说:“你们运气真好,下了十天雨,今早才放晴,不然也看不到日出;我的运气也不差,现煮的70根玉米棒,收回了68根玉米芯子。”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sèsè___发抖
(2)第⑧段中加点词语“被汗水浸透”不能删去的原因是___
(3)第⑪段划线句运用了___描写,表达作用是___
(4)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A.记叙了农妇黄山顶上卖玉米的事情。
B.赞扬了农妇保护环境的高度责任感。
C.告诉我们要学习农妇优秀的品质。
D.启发我们要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6)有两位学生针对农妇的玉米卖十块钱一根是否贵的问题开展了小辩论。甲方认为太贵了,农妇卖玉米重在利益;乙方认为不贵,有其价值所在。你赞同哪一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80字左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字音字形的考查,注意书写准确规范和区分形近字即可.瑟瑟
(2)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被汗水浸透”是细节描写,表现了农妇背玉米到山上的艰辛劳累.
(3)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环境描写,通过描写黄山日出的美景,表现了黄山日出的美妙情景,烘托了卖玉米农妇的美好心灵.
(4)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不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山的人,恐怕难以理解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黄山的热爱”是议论,说明农妇对黄山的热爱与爱护,表现了作者对农妇的敬佩之情.
(5)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在文中多次出现,还多在首段与末段,是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多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通过文中对为农妇卖的玉米是精心选种,爬了几千台阶才运到光明顶的,而且为了保护环境农妇都回收玉米芯子,带下山去,可以看出本文的主旨是C
告诉我们要学习农妇优秀的品质.而B项是包含在C项内的,因此更全面的是C项.
故选:C
(6)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要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示例:我赞同乙方的观点.因为农妇卖的玉米是精心选种,爬了几千台阶才运到光明顶的,而且为了保护环境农妇都回收玉米芯子,带下山去,因此农妇的玉米有其价值所在.
答案
(1)瑟瑟
(2)“被汗水浸透”,表现了农妇背玉米到山上的艰辛劳累.
(3)环境描写,通过描写黄山日出的美景,表现了黄山日出的美妙情景,烘托了卖玉米农妇的美好心灵.
(4)议论,说明农妇对黄山的热爱与爱护,表现了作者对农妇的敬佩之情.
(5)C
(6)我赞同乙方的观点.因为农妇卖的玉米是精心选种,爬了几千台阶才运到光明顶的,而且为了保护环境农妇都回收玉米芯子,带下山去,因此农妇的玉米有其价值所在.
看了光明顶上①黄山的日出是从黎明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水在34.8摄氏度夏的密度一般文献里只有0~30摄氏度的密度,其他的就查不到了.还有40.0以及4  2020-04-25 …

摄影大神赶快来这里!有一些摄影术语,照相技术方面的问题!你一定喜欢的!你看我这句话专不专业呢:“如  2020-05-13 …

丁烷没有明火都不会燃烧是这样吗,听说丁烷在19%到84%度20摄氏度就会爆炸.如果我如果我把丁烷气  2020-05-14 …

有5名同学一起旅游,(1)某景点留影,4个人站成一排,余下一人摄影,如果只有甲不会摄影则有多少种不  2020-05-20 …

影室人像摄影用光不能有明显的“人造”痕迹,不能让人感到不真实、不合逻辑。( )  2020-05-31 …

修改病句句子有一处标点错误,:拍摄“锦绣河山”的电视节目由丹东电视台和方正集团联合录制,目前双方各  2020-06-16 …

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的风景照,拍照时间为8时l5分(北京时间)。据此完成  2020-07-11 …

math问题沪光照相馆有三位摄影师,一天,老林比小黄多摄影20次,小梅和小黄摄影次数的比是4:5,  2020-08-03 …

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与“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度.”这两句都是来说明恒  2020-11-03 …

请问一下相机摄像对焦问题!为什么我用手动对焦有时清楚有时不清楚?是不是跟我的相机与被摄物体距离有关打  20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