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家乡(秦皇岛)的美景作文450字今天一定要写出来求求你们了

题目详情
家乡(秦皇岛)的美景作文450字 今天一定要写出来 求求你们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的家乡秦皇岛是祖国北方渤海之滨的一座驰名中外的旅游城市和避暑胜地.这里有令人仰慕的名胜古迹:万里长城东部起点天下第一关,由千古传颂的秦皇入海求仙的故事.这里的碧海金沙,名山小溪无不充满了令人神往的传奇.
碣石山,他充满着诱惑.
具有仙气的碣石山,相传八仙之中的张国老、曹国舅、韩湘子等在此修行;封神榜上的云霄、碧霄、琼霄三位女神也曾在此驻足,所以,人们都赞美此山有仙气.还有人说大禹治水也曾到过这里.
碣石山更有帝王之气.史载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至此,不仅求仙入海,还刻下了《碣石门辞》记功.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也东巡至此,后人称它登过的仙台顶为“汉武台”.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魏武帝曹操,在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得胜归来,他踌躇满志地登上了碣石山,吟诵《观沧海》一诗,给后人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绝美佳句,抒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北齐文宣帝唐太宗李世民曾到此观沧海赋诗.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为躲避反动军阀的迫害,曾进山居住,在这里写下了知道中国革命的华文.
秦皇岛不仅因此而闻名,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数不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中外游客.天下第一关,人们络绎不绝的来这里凭吊历史,指点江山,怀念名将袁崇焕抗击清兵的英雄业绩,痛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罪恶行径;在孟姜女庙,人们控诉秦始皇劳民伤财,修筑万里长城的罪过,对孟姜公充满了极大的同情;在燕塞湖、天马湖,人们乘坐游船徜徉在碧波绿水之中尽情欣赏那湖光山影,沉浸在令人陶醉的美景之中.弛名中外的一衣带水的南北戴河更是令人心驰神往,这里碧海金沙、草绿树荫、鱼虾满网、花果飘香,成群结队的中外游客来这里度假、游玩、休憩……他们在这里享受着这人世间美景,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愉悦和满足.
听老一辈讲,过去的秦皇岛不过是一片简陋的小渔村,这里低洼、盐碱、破旧、贫穷.人们衣不果腹、食不饱肚,家家几乎是“嫁菜半年粮”.那时,低矮的“雨来散”不时传出婴儿饥饿的啼哭声,西后街的石阶上时而横卧着乞丐冰冷的僵尸,港口码头那里时常回响着工人们劳累后的呻吟声……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秦皇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用说那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不用说那四通八达的广阔公路、街道;不又说那机器轰隆、热火朝天的工厂;也不用说那绿荫覆盖的片片农田.只要看看人们身边的事就知道这变化有多大.市民们烧的是煤气、天然气;餐桌上的大米、白面似乎已经被人们嫌弃,现在大家追求的是营养保健的粗粮:红薯、玉米等;电动车、小轿车已经在不是人们的奢望,它已经逐步取代自行车进入千家万户……如果你住在“碧海云天”的顶层,鸟瞰美丽的家乡;白天,白云在高楼上空缭绕,街道上人流不息,车水马龙,人们脸上飘逸着美满、幸福的笑影;夜晚,华灯初上,灯火通明,彩灯闪烁,夜幕轻纱般笼罩着这花团锦簇的滨海名臣城,人们沉浸在无比欢乐幸福之中……
现在,全市人民正上下齐心,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把我市建成“生态型、花园式”的海滨城市而奋斗.
我相信,我的家乡秦皇岛会越来越美丽、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看了家乡(秦皇岛)的美景作文450...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1.都退后,别逼我动手!2.把剑放下!3.冷静点!4.我告诉你,我早就想当皇帝了,没想他们  2020-05-13 …

秦始皇死了,秦朝为什么这么快灭亡了?刘邦死了,西汉为什么还是鼎盛时期?秦始皇在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叛  2020-05-16 …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最可能的原因是()A.秦  2020-06-26 …

2010年4月10日,海关总署发面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314.6亿美元,增长42  2020-07-05 …

有一个故事,不记得说的是哪个皇帝了似乎是汉朝的不确定了.大概意思是某皇帝想改革,有大臣说皇上你自比  2020-07-28 …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最可能的原因是()A.秦始  2020-11-10 …

如图是今年4月为了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迎来90岁生日,英国皇家邮政发布的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2020-11-13 …

读美国农业带示意图,回答4-6题.4.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出口国,其农业实行了地区生产专业化,其  2020-12-27 …

799年,罗马贵族反对教皇利奥三世,砍伤了他的眼睛,查理就率军亲赴罗马镇压。800年,教皇为了报答查  2020-12-31 …

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下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A.教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