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别董大阅读题“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读这首诗,与《芙蓉楼送辛渐》比较一下,诗人在于友人送别的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题目详情
别董大阅读题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
读这首诗,与《芙蓉楼送辛渐》比较一下,诗人在于友人送别的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xiu)(今河北沧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
看了别董大阅读题“莫愁前路无知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崔颢的古诗《黄鹤楼》中,全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尾联加以简析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020-05-21 …

夕阳楼有人说本诗做后两句最具有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角度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夕阳楼李商隐花明柳暗绕天  2020-06-09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11分)诣红楼寻广宣①不遇留题李益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隔窗  2020-06-18 …

紧急古诗词问题古代诗人如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在诗词中都表达过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金戈铁马,驰骋疆  2020-07-0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诣红楼寻广宣不遇留题李益柿叶翻红霜景赦,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错无人问,  2020-07-03 …

菩提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以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儜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  2020-07-06 …

古代诗歌阅读(8分)诣红楼寻广宣①不遇留题李益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隔窗爱竹无人问,遣  2020-07-16 …

在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常被人们引用来形容老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两句诗是:有人知道么,在李商隐  2020-07-26 …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黄鹤楼这首诗哪一句是传说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2020-12-15 …

求古诗黄鹤楼主题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