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1852年斯佗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比斯佗夫人约晚50年,居

题目详情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1852年斯佗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比斯佗夫人约晚50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大革命,科学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夫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 哲学意义 。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在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现在,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这样“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会自己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已又不是自已。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 人生意义 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 变成 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已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凡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不背枪支,不授军衔。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1.文中第一段提到的哲学意义指的是________;人生意义是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文中第二段有一句话,既对居里夫人有所评价,又承上启下,这句话是________。

3.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从文中找出能证明这一点的事例。

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开头举斯佗夫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小妇人”对引发“大革命”的作用。

B.第一段引用西方哲学家和苏东坡的话是为说明居里夫人的青春美丽也不是永恒的。

C.文中最后举了毛泽东、诸葛亮的例子是为形成对比的效果,从而突出居里夫人达于理。

D.文章最后一句独立成段,意在突出居里夫人的崇高品质和伟人形象。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哲学意义:镭是“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

  人生意义: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2.这个句子是“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

  3.这样的事例有:她视名利如粪土,她把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把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