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

题目详情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作业帮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___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 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___的分开而分离.F1 自交所得F2 中有___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__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 自交,减数分裂中甲Ⅰ与丙Ⅰ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矮杆、抗矮黄病、抗条斑病)的几率为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题图和题意知,培育的新品种乙、丙系均有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基因型是AaB,A和a会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由于A(a)、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 自交所得F2 中有9种基因型,只表现抗黄病的基因型是aaBB、aaB两种.
(3)甲和丙杂交,杂交后代42条染色体,两条Ⅰ染色体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杂交后代可形成20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由于2条Ⅰ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因此会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配子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是22条,此时2条Ⅰ染色体同时移向细胞一极.
(4)(2)中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产生AB:aB:A:a=1:1:1:1的四种配子,(3)中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E,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E:AaE:OOO=1:1:1:1,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矮杆、抗矮黄病、抗条斑病)的几率为A_B_E_=
1
2
×
1
4
+
1
4
×
1
4
=
3
16

故答案为:
(1)结构 生物进化   
(2)同源染色体 9 2 
(3)20 4 22 
(4)
3
16
看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图表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抗病、高秆不抗  2020-06-20 …

如图表示培育小麦的几种育种方式,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纯种矮秆不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  2020-06-20 …

如图是小麦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  2020-06-20 …

用高秆抗病小麦(DDTT)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ddtt)为原始材料,培育矮抗小麦,根据基因的自由组  2020-06-20 …

(2014•淄博三模)人类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只有A抗原为A型;只有B抗原为B型;二者均有为  2020-11-03 …

水稻的抗病与不抗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抗病为显性,用B表示抗病基因;不抗病为隐性,用b表示不抗病基因.现  2020-12-12 …

小麦的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为获得纯种抗病小麦,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逐代淘汰感病个  2020-12-20 …

用高秆抗病小麦(DDTT)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ddtt)为原始材料,培育矮抗小麦,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  2020-12-20 …

小麦的易倒伏与抗倒伏受D、d基因的控制,抗锈病与易感锈病受T、t基因的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欲利用  2020-12-20 …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以及育种的问题.(1)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小麦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