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梅文鼎与抽屉原理在清朝时,安徽宣城有位数学家叫梅文鼎(1633-1721),他用毕生的精力研究数学和天文学。梅文鼎之弟梅文鼐、之孙梅以燕、之孙梅毂成、之曾孙梅玢等都通晓数学,这个

题目详情
梅文鼎与抽屉原理
在清朝时,安徽宣城有位数学家叫梅文鼎(1633-1721),他用毕生的精力研究数学和天文学。梅文鼎之弟梅文鼐、之孙梅以燕、之孙梅毂成、之曾孙梅玢等都通晓数学,这个祖孙四代的数学大家族,可以与同时代的瑞士努利数学家庭媲美。梅文鼎在他的许多预测天文现象的著作里,曾经不自觉地运用了近代数学的“抽屉原理”。
有一次,梅文鼎参加科举考试,在路上遇到了准备去考试的12位同仁。他们当中最大的是25岁,最小的是15岁,由此他断定,在这些人中,至少有2个人是同岁。这就是运用了抽屉原理,那么什么叫“抽屉原理”呢?请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如果给你4个苹果,让你把它们分别放到3个抽屉里,那么肯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了2个苹果。
如果6只鸽子飞进了5个鸽笼里,那么一定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
以上这些简单的例子所体现的数学原理就是“抽屉原理”,也叫“鸽笼原理”。抽屉原理认为:如果(x+1)个物体放到x个抽屉里,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有不止一个这种物体。通俗地说就是:“东西多,抽屉少,至少要有两个东西放在同一个抽屉里。”
因此,用抽屉原理来解决一些问题,其关键是要搞清哪个条件相当于“抽屉”,哪个条件相当于“物品”。
你能用这个原理来理解梅文鼎的推断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5岁到25岁共11个年龄,相当于11个抽屉;12个人相当于12个物品。
呵呵呵,你说的这个故事发生了100多年后,才有了所谓“抽屉原理”这个词。在梅文鼎那个年代,这个道理可以叫做“同岁原理”。
看了梅文鼎与抽屉原理在清朝时,安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全国旅游景区徽标、门票、宣传口号展评大赛”评奖中,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获得唯  2020-05-17 …

办个数学宣传栏,想给它取个比较雅的名字.要求不出现数学两个字,但一看就明白是数学专栏.最多四个字!  2020-06-18 …

办个数学宣传栏,想给它取个比较雅的名字.要求不出现数学两个字,但一看就明白是数学专栏.最多四个字!  2020-06-18 …

安徽省宣城市九洲小区13幢506室用英文怎么说的.就是用英文写出安徽省宣城市九洲小区13幢506室  2020-06-24 …

(2212•安徽)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列关于宣纸  2020-06-25 …

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原产于安徽省宣城市的泾县,故称“宣纸”,下列制作宣纸的过程中主要发生  2020-06-25 …

在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全国旅游景区徽标、门票、宣传口号展评大赛”评奖中,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获得唯  2020-07-01 …

英语翻译下面是要翻译的内容:很高兴有这歌机会上台演讲.今天我演讲的内容和生命有关,givinglif  2020-11-12 …

在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全国旅游景区徽标、门票、宣传口号展评大赛”评奖中,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获得唯一  2020-12-24 …

现在我想请求大家的帮助,就是帮忙想一个班徽,班名,还有一句班级宣言,你可以在三个中任选一个回答.谢谢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