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

题目详情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①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②,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选自《书段》)

【注释】①蔽:埋没,耽误。  ②祝版:祭祀神灵的木板。

23.选出下列加点的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此子必 吾名     蔽:掩盖。             

B.恐不能 之       秘:秘密。

C.窃而读          之:代词,指《笔说》。 

D.流 曰           涕:眼泪。

24.请简要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23、B(秘:守住秘密。)24、原因:天资聪颖、喜爱书法、主观努力以及教导得法。认识:在实际学习中,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羲之正是因为喜欢写字,好学上进,才成为书圣的。 译文: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智慧。”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看了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打蛇要打七寸”“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些说法告诉我们()A.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B.要学会统筹  2020-05-16 …

“打蛇打七寸”,“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一说法主要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  2020-05-16 …

“打蛇打七寸”,“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一说法主要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  2020-05-16 …

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什么意思?《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中诸  2020-05-23 …

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B.其不善者而改之A.择其善者而从之B.其不善  2020-06-08 …

入木三分文言文中七岁善书的书是什么意思原文: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  2020-06-20 …

王羲之学书的题目原文: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  2020-06-30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良法善治的理念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20-07-04 …

明代沈思孝曾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其居室之法善也。其人以行止相高,其合  2020-07-06 …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从而开启了依法治“善”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