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迟子建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

题目详情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迟子建
   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一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详。
   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23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
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岁,被同学拔下来后,我就像扔冰棍纸一样随便地把它扔掉了,因为青春好长好长呢。
    这次见着白发,是在9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静寂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走出瓦灰色的楼房,踏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这条胡同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沁人心脾。
    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慢慢的。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我的步子放得更轻,更慢。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用着迷人的夕阳。
   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他们那表情,真是人世间少有的平和,实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了。
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了。手中拈着的白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叶,随风而逝了。
   炒米胡同很长很长,黄昏在这里却很短很短。夕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后,那浓浓的光就变成了淡淡的,最后淡得融进天色,瓦灰色的楼房依旧瓦灰,洋槐的叶子恢复了浅绿。我也渐渐地融入了这一片宁静的黄昏中。
    胡同两侧的老人,吃过了夕阳这个大大的金饽饽里的几丝香甜,那满头的白发似乎都能变成年青人琴上的几根柔和的弦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呢。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3年第1期,有删改)(1)选文中,“我”的心情有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
愉悦→___→感动→___
(2)阅读下列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一线雪”和“动人心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咀嚼黄昏”怎么理解?)
(3)有人这样评价本文:对于“时光”“生命”这样永恒的话题,作者没有从宏观世界去寻找大素材,而是从微观世界中捕捉小细来加以表现。请结合文章,举例分析。
(4)文章结尾的画线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时,先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再找出文段中描述“我”的情感的关键句,理解人物情感变化,归纳概括即可.注意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
由第四段“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可知:当“我”发现白发后,心情是伤感的.由第十四段“我也渐渐地融入了这一片宁静的黄昏中”可知:当“我”看到炒米胡同的老人后,“我”的心也平静下来了.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①解答时,结合句子及具体的修辞手法,分析说明词语的表达效果即可.
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将白发比喻为“一线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那根白发白得耀眼、刺目.“惊心动魄”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发现白发时吃惊和难过心情.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②解答时,结合对句子以及上下文的理解,分析“咀嚼黄昏”中所蕴含的意义.
黄昏是抽象的,是不能被咀嚼的,作者这样写是想用黄昏来表示暮年将至.“咀嚼”原本的意思是用牙齿慢慢磨碎食物,这里是为了表现出老人们在慢慢欣赏着黄昏美景的同时,也在细细回顾与品味过往的人生.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和文本细节的筛选分析能力.解答时,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感情,再举出文段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即可.
第二段到第六段讲述了“我”时隔9年再一次发现自己白发的事,与14岁不以为意的心情不同,23岁的“我”对易逝的青春充满伤感.第十段到第十六段描写了老人的白发与他们的沧桑,通过他们的表情和神态来表现经历沧桑后的宁静和平和,这种平和让老人们在暮年仍有美丽的生命,也让“我”感悟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4)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时,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然后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我”时隔9年才有了第二根白发,这与老人们满头的斑白相比算不了什么.由上文可知,黄昏中老人的平静安详深深感染了“我”,使“我”觉得小小的白发对于人生的沧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因此感觉淡了很多.夕阳中的老人用安详的神情告诉“我”,历经沧桑仍可以拥有美丽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因此那根白发就不值一提了.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答案:
(1)①伤感(难过、忧愁、悲伤)②平和(平静、宁静、释然)
(2)①“一线雪”和“动人心魄”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那根白发白得很耀眼、很刺目,表达了“我”发现白发时吃惊难过的心情.
②“咀嚼黄昏”既指老人们在领略、欣赏迷人的夕阳美景,又指老人们在回味往昔,品味人生.
(3)示例:“我”14岁发现第一根白头发时毫不在意,9年后发现第二根白发时却是相当吃惊,文章以此细节来表现青春的流逝及其带给自己的伤感.
(4)示例:夕阳中的老人们历经风霜却仍然安详从容,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时光,让“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因此那根白发不再白得刺目,“我”的心也释然了.
看了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迟子建当我把...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了测定一石块的密度,某同学用天平测得装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为210g,把小石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2020-06-05 …

英语翻译一只觉得不能把这句话的英文意思准确的翻译出来.context是:低矮潮湿的土坯房内,一位老  2020-07-23 …

你不能骄傲自满你考试得了满分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不颠倒顺序)  2020-11-01 …

1.下列事件中,不可能事件是()A.林林数学得了满分B.只有白球的袋里摸出一个红球C.女人比男人多D  2020-11-03 …

下列哪些情绪是消极情绪[]A.听到别人说自己的怪话恼羞成怒B.考试得了满分欣喜若狂C.得到自己喜欢的  2020-11-10 …

八、课内阅读我最棒。(8分)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  2020-11-24 …

甲买了一套商品房,共用去16.5万元,住了一段时间觉得不满意,以17万元把房子卖出,可甲找不到其他中  2020-12-04 …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  2021-01-07 …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  2021-01-07 …

读语段,做练习。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  2021-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