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这种对人心本体的界说与下列哪一思想是一致的()A.“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

题目详情

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这种对人心本体的界说与下列哪一思想是一致的(  )

A.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B.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C. “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二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D.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王阳明的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说,王阳明这样说是针对那些“先有乎善者”的.王阳明对人心本体的界说和心学开创人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颢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没有先入之见.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因此,人惟一可作的就是去“致良知”,也就是为善去恶,去私存公,来恢复良知的觉悟,故C正确;
A是朱熹,说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排除;
B是讲理气关系的,排除;
D是张载的思想,排除.
故选C.
看了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