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作文对周围的景物作仔细地观察,写一则景物观察笔记。要抓住景物特点,作具体描绘。参考题目:《花圃》《月夜》《雨中》《秋晨》

题目详情

作文

对周围的景物作仔细地观察,写一则景物观察笔记。要抓住景物特点,作具体描绘。

参考题目:《花圃》《月夜》《雨中》《秋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例文

御花园中的花石子路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北端,它深藏在宫墙旁,掩映在丛绿间,是明清两朝帝王后妃游玩之地。走进御花园,展现在眼前的是叠翠的假山,参天的古木,玲珑的亭阁。然而游人往往忽略脚下的花石子路,这些绵亘不断的石子路面点缀着全园,与周围华美的亭阁,葱茏的花木融为一体。

  这些石子画同全园即是一个整体,每幅图案又有独立内容。形式上分:有边框为方形、菱形、圆形的“七巧图”;有以苹果、石榴、古磬的外形为边框的“什样锦”;有陈设古玩、盆景、字画的“博古图”;还有几幅画面构成连续性故事的“带形画”。要是从内容上分,就更多了,有花鸟虫鱼,如“五毒图”,“十二生肖”;有民间传说,如“五子登科”、“龙凤呈祥”;还有取材于《聊斋》、《三国演义》等著名古书上说的画面。画面上各种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看后赞不绝口。长达四米的一幅“十八学士登瀛洲”,不仅展示了唐代开科取士的盛况,而且唐代儒生的风采也可见一斑,十八学士或骑马,或步行,更有别具一格者在驴背上悠闲自得地欣赏“瀛洲”美景,十八学士神态各异或胡须微颔,或仰面而笑,或低头沉思,或神采飞扬。用石子铺成的画面能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可见我国古代民俗占有一席之地,几幅画面构成一个故事的带形画“悍妇图”,虽经几百年风吹雨打,脚踏车辗,画面不甚清晰,但仔细一看,人物,什物也还能辨认。第一幅,悍妇手持木棒责打丈夫;第二幅,丈夫被迫下跪求饶;第三幅,悍妇依旧不饶,丈夫作反抗态;第四幅,丈夫招架不住,抱头逃出门外。看后真让人忍俊不禁,“气管炎”(妻管严)也登上大雅之堂,可见石子画取材之广泛了。

  石子画的制作,既要具备艺术创作的才能,又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古代的工匠有着丰富的生活素材,才创作出内容如此丰富的艺术珍品。他们对石头的精选细雕,更使画面逼真生动。古代的工匠把精选的瓦条细细打磨,雕镂成各种形状以应不同画面之需;又拣来河边各色卵石,打磨成圆形或椭圆,或刻人脸,或刻花草,或刻什物;最后将打磨雕刻好的瓦条和颗粒大小不一、红、绿、黄褐色深浅不同的河卵石精心嵌砌起来,这一幅幅画面,真可以和画家们的手笔媲美。

  御花园中的石子路画面,几乎与御花园同时诞生,并且历代皇帝都对其进行修整和补充,才达到今天所见的规模。就是在国力衰竭的晚清依然不忘补充修缮。在御花园千秋亭东侧有一组“小火车和火车站”的石子明显为晚清作品。在画面的开头,步行的,骑自行车的,拉洋车的人行色匆匆,一座岗亭样的建筑之后,一段铁轨延伸而去,沿着车轨向后看去,一列火车正缓缓驶入车站。看看带有西洋建筑风格的站台,滚动着的圆形车轮,站台下的铁轨、路基,仿佛可以听见火车正拉着汽笛呼啸着进入站台,真是妙不可言!欣赏着这些艺术珍品,不禁让人感叹不已。封建统治者穷奢极侈,劳民伤财只顾享乐,哪管人民疾苦、国家兴衰!

  腐朽的封建王朝已随历史而烟消云散了。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珍品却保存了下来。御花园中这些精湛的图画将与故宫内无数珍宝一起放射出珍珠的光芒!

  点评:这是一篇颇为成功的写景状物散文。首先,作者构思精巧,组材严谨。因标题是《御花园中的花石子路》,所以习作从御花园写起,简洁地描绘了御花园美妙景色,接着笔锋一转,点出了全文状写的中心——花石子路。先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而后展示了石子画的图案、制作、历史及修整和补充。而在介绍其图案时,又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分别谈来,其中重点谈了它的内容,而在谈内容时,又侧重了对“十八学士登瀛洲”和“悍妇图”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