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17题仰望苍天在这片开阔地带,一切都是如此的平和与舒展,澄明和悠然。这时正好是仲秋,适时的气候给人无论是心理还是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5 ―― 17 题

仰望苍天

在这片开阔地带,一切都是如此的平和与舒展,澄明和悠然。这时正好是仲秋,适时的气候给人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带来清爽的惬意。一些在都市里被遗忘的姿势,此时又在这山野中拣回来了。真的,我好久没有利用仰望这个姿势观赏苍天了。

在城市里,我大都用平视或俯视的姿势,外出时是为了躲避往来的车辆和擦肩而过的行人;而在书斋里,则是为了翻读古书。这些往往把我小时候喜欢仰望的姿势冲淡了。那时仰望天空,感到神秘和不可思议;退而仰望自家的果林,笔直的木瓜树上黄澄澄的木瓜,垂于枝头红艳艳的荔枝,仰望时心田流满了口水。只是后来,这个姿势随着我的长大和城市的拥挤,不用似乎也无大碍。

现在,我坐在一堆奇形怪状的木头疙瘩上,仰望天幕,有一大群的鸟正从远方飞来。它们相互应和着掠过,转眼间就消失了。我的心因此快活起来,它们在这个夕阳时分为我所仰望纯属一种偶然,却又因这一偶然使我随缘任意地想。我首先想到晋人,想到以鸟入诗的陶渊明,他喜爱以仰望的姿势来充实清贫且闲逸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悠然”二字,就是仰望的灵魂,真是闲雅得很。陶氏笔下多鸟的意象,鸥、鹤、燕、雁不胜枚举,这都不是大气象之鸟,却舒展了诗人紧蹙的眉头:人理应像仰望中的飞鸟才是。晋人似乎对仰望有独特的嗜好,如王羲之《兰亭序》中有“仰观宇宙之大”的佳句,而当时的一些诗中,也多有“肆眺崇阿,寓目高林”的描绘。仰望与俯察可以说是常用的姿势,总是仰望更为提神,也更有超然玄远的意趣。人靠仰望,靠自已的眼神,与浩渺无限的宇宙连为一体。

正好是新月升空的时候,淡淡的,如同宣纸上淡墨一撇。在辽阔无垠的天幕上,一弯寒月未免过于孤单了,很自然使人想到清寒和简淡。我庆幸自己来得是时候。唐人也多有望月移情之癖,不少唐诗就沭浴在粼粼的月光里。只是唐人多以写三五月圆为乐事,面对苍茫天庭唏嘘不已。把玩这些月光晚会留下的佳作多了,会觉得感怀世事套路相近,无非是天上圆而地上不圆罢了。 在我眼中,还是寒月寻味久远 ,那种缺失性的体验,会使人深刻一些,形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独特的审美指向,洞见人生来路的坎坷悲欢,慢慢摒弃一些虚妄和轻浮。再说了,仰观寒月必定对我笔下的韵致有些助益,我总是想,大凡把文章写得热闹了富贵了,不免世俗气升浮。文辞美仑美奂,乘起婉媚流波,圆满得皆大欢喜,心头终归还是贮存不住。寒月一般的笔墨大多有一缕淡淡的忧郁之美,低调潜行,藏露从容,避纤而就清淡。仰观朦胧如梦的寒月,你再看看周遭舒卷飘忽的寒云,幽深寂寞的寒山,森然静立的寒林,再烦燥不宁的心旌也会如同浴过一片清莹。真的,这样的月夜足以洗心。

仰望苍天,仰望那掠过的、飘过的、漫过的种种景致,靠我们有限的眼力和无限的眼神,远距离地与这一浩渺之美交通。人在仰望中测出了自己能量的疆界,内心必然充满起伏的潮汐:造物主赐予我们生命的同时,还教会我们利用各种各样的姿势。每一种姿势的设计都是有所苦心,有所用途,绝非多余。不仅有显见的实用性,还有深邃的精神性。只是有些姿势在我们人生旅程中不知不觉地遗忘了丢失了。这也必然失落相应的那一部分体验。 我们理应为此而深深地惋惜

15 .如何理解“在我眼中,还是寒月寻味久远”? (4 分 )

                                                                              

                                                                             

16 .结合全文分析第 2 段在文中的作用。 (4 分 )

                                                                             

                                                                             

17 .作者说: “ 我们理应为此深深地惋惜。 ” 根据全文,请谈一谈你对此的认识, 100 字左右。 (6 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5
、作者认为寒月带来的缺失性的体验能令人对生活有深刻独特的感受,洞见人生来路的坎坷悲欢,摒弃虚妄和轻浮;寒月可以助益笔下的韵致,使之忧郁低调,从容清淡;寒月还能涤清心灵。(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16 、一方面,通过长大后不再仰望与儿时充满好奇、渴望的仰望形成对比,呼应上文;另一方面,儿时的仰望更多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表现,为下文仰望苍天的精神意义作铺垫,与文末的 “ 只是有些姿势在我们人生旅程中不知不觉地遗忘了丢失了 ” 相呼应。

17 、示例:每一种姿势不仅有显见的实用性,还有深邃的精神性,体现着人们对美的感受、性情的陶冶和精神自由的追求。但在人生旅程中人类不可避免的会遗忘、丢失一些姿势、失落一部分情感体验,也使自己精神疆界受到禁锢,无法摒弃虚妄和轻浮而使自己更深刻,难以形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独特的审美指向,难以洞见人生来路的坎坷悲欢。

看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17...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