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①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②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③世上没有走

题目详情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②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③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的三句话,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抄袭、套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是我要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大道、捷径、坦途,自然为人们喜欢;小道、险路、绝地,往往被人们排斥。习惯于行通衢大道,贪图于走终南捷径,久而久之,滋长了惰性,消磨了锐气,就可能丧失了开辟新路的热情,断路与失路的危机将随之产生。因此,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才能寻找到别样的风景。

不趋时,不媚俗,才能走出自己的路。若是随波逐流,亦步亦趋地行路,必将窒息灵动的个性,扼杀高尚的志趣,而使自己陷入邯郸学步、削足适履的困境。人各有路,他人的未必就合适你,大家都行的未必你也一定合适。“条条大路通罗马”,哪一条是与你对路的?这需要你的理智决断。而能不为时潮所羁绊,不为流俗所动摇,坚定地抉择自己认定的一条路径去走,这需要的更是勇气。比尔·盖茨、马云们青年时期的创业之路,不正是他们秉守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昂扬的斗志去奋勇拼搏才成就的吗?

不知足,不自满,才能走好自己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创新之路无止境。《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奔跑于创新之路,最需要的莫过于永不知足的精神。乔布斯曾说:“保持初学者心态,放下成功,当个新手。”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常说:“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别看我们现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这个公司就完了。”马云也常说:“我们要么是在危机中,要么在走向危机中。”正因为他们不自满,不知足,常怀危机意识,锐意创新,积极创生新机制,研发新产品,以满足大众水涨船高,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他们的创业经营之路才掀开了一重又一重的新境界。

英国历史学家托·富勒说:“走众人所走的路,你就安全了。”诚哉斯言,但是一味耽溺于众人所走之常路,陶然自足于安逸平和之境,则可能吞噬了创新的潜能,熄灭了进取的动力。而只有不断自我挑战,自我超越,敢于涉险境,闯新路,才能走得更远!

“深山必有路,绝处总逢生。”生逢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时代,创客们更需有一种敢入深山的闯劲,一种勇履绝处的干劲,从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去激励和感召一批又一批的追随者,才能催生一个革故鼎新的“创造”中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由三则材料构成的材料作文,三则材料围绕一个话题,就是“路”,如果仅仅把“路”理解为实际意义的路,如校园的小路等,就会显得很肤浅。三条路有不同的含义,要理解路的象征意义,找准材料作文的中心,选择自己熟悉的知识、文化背景,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避免空洞。本题可多角度立意,①世上本没有路,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成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遵循套用,一切要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自强自立,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据此可以写创新,追求个性,追求理想,探索,走自己的路等。②走错路会发现新的路,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踏上征程,很可能发现走错了而不能继续前进,这时候就可以总结经验教训,重新找到新的出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据此可以写失败也是收获,失败是成功之母,敢于尝试,有尝试就会有收获,真确面对错误等。③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敢走,最终总会达到目的地。可从不要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要勇于进取,敢于创新角度立意。三则材料综合考虑,可写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各种“路”。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新材料作文有高度的开放性。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关键词语是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词句、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人物之间的对话。如果是并列相关类材料,要做到求同存异,辩证分析。找出多则材料内涵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之间的差别。辩证分析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对立等),同时又要有侧重点。如果是人物叙事类材料,要做到概括情节,以果推因。①整体概括材料的主要情节。②联系生活实际,从人物事件的结果分析其原因。如果是寓意象征类,要做到透过表象,联想到人。透过材料的表象,理解寓意。进行“由物及人”、“由事及人”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由材料中的行为事件联想到人的生活实际,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看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2020-05-1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  2020-05-1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2020-05-13 …

阅读下列材料: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  2020-06-28 …

阅读材料:材料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材料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材料三:  2020-07-10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他在前往哈密的时候,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前面,表明誓死抗  2020-11-1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图所示材料二: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城,巨额利润驱使英国资产阶级奔走世界各  2020-11-2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大地上便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一天,女娲行走阅  2020-12-1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的是一条  2020-12-2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材料2:“朱门酒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