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又名“大苏打”,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配位能力,是冲洗照相底片的定影剂,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定量分析中的还原剂.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

题目详情
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又名“大苏打”,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配位能力,是冲洗照相底片的定影剂,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定量分析中的还原剂.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装置如图(a)所示.
作业帮
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b)所示,
(1)Na2S2O3•5H2O的制备:
步骤1:如图连接好装置后,检查A、C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
步骤2:加入药品,打开K1、关闭K2,加热,装置B、D中的药品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填编号)
A.NaOH溶液    B.浓H2SO4     C.酸性KMnO4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步骤3: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C中溶液的pH___时,打开K2、关闭K1并停止加热;C中溶液要控制pH的理由是___.
步骤4:过滤C中的混合液,将滤液经过___、___、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2)Na2S2O3性质的检验:向足量的新制氯水中滴加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再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据此认为Na2S2O3具有还原性.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
(3)常用Na2S2O3溶液测定废水中Ba2+浓度,步骤如下:取废水25.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10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18.00mL.部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Cr2O72-+6I-+14H+=2Cr3++3I2+7H2O; ②I2+2S2O32-=2I-+S4O62-则该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图(a)中,加热条件下,铜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二氧化硫和碳酸钠、S在C中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应该用碱液吸收;
(1)步骤1:气密性检验方法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往D广口瓶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打开K1、关闭K2,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D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后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步骤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属于酸性氧化物,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亚硫酸酸性大于碳酸,所以能和碳酸氢钠、NaOH溶液反应而被氢氧化钠溶液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步骤3: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在碱性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为了防止硫代硫酸钠发生反应,要控制溶液的pH接近或不小于7;
步骤4:从溶液中获取溶质,需要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
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往D广口瓶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打开K1、关闭K2,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D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后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ACD;接近或不小于7;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硫代硫酸钠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
氯水中含有氯离子,影响硫代硫酸钠还原性的判断,所以不正确,
故答案为: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不正确,因为氯水中含有氯离子;
(3)由题意可知,BaCrO4用盐酸溶解转化为Cr2O2-7,由元素守恒及已知方程式可得关系式:2Ba2+~2BaCrO4~Cr2O2-7~3I2~6Na2S2O3,消耗的Na2S2O3为0.018L×0.01mol/L,则n(Ba2+)=0.018L×0.01mol/L×
1
3
=0.00006mol,故溶液中c(Ba2+)=
6×10-5mol
0.025L
=2.4×10-3 mol•L-1
故答案为:2.4×10-3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