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强调

题目详情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强调的是(  )

A. 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

B. 法律应当由进德高尚的君子制定

C. 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

D. 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荀子认为法不能自然在人们心里形成,统治者的命令也不能颁布后自然就执行,必然需要有善于执法、正直的人来具体的执行才可以.正直的君子是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的根源,有了君子的治国,法律虽然不繁复,但却也是值得后世推崇的;没有一个良吏治理的国家,法律虽然完备,但也不会使国家安定与稳定,体现儒家的道德要求与法制思想的结合,故C符合;
材料中未涉及要求废除严苛的法律,故A排除;
材料体现法律实施者的素质对法律实施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强调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故B项错误;
材料中的君子指的是执政者的素质,不是君子和小人之分,故D项错误.
故选C.
看了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  2020-07-02 …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A.重  2020-07-03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是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产生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有以孔子、孟子  2020-07-28 …

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  2020-07-29 …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A.主张礼法  2020-11-06 …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  2020-11-06 …

什么是基因干扰,列举基因干扰的主要方法以及原理  2020-11-16 …

战国时期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孟子  2020-12-21 …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A、重视礼  2020-12-21 …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先秦是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产生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有以孔子、孟子为  2021-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