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二、非选择题8.对宋朝和约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结合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材料二西夏向宋称臣,

题目详情

二、非选择题

8.对宋朝和约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结合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材料二  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岁赐西夏绢3万 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曰再另行赏赐。

材料三  规定宋向金称臣,两国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向金每年进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⑴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分别是什么事?

⑵材料一签订时宋的最高统治者是谁?材料三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⑶材料二中“西夏”的国主是谁?西夏是如何汉化的?

⑷议和给边境人民带来了和平,但是 沉重的岁币也给宋朝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你如何看?

⑸谈谈你对宋与辽、金的“战”与“和”的看法。

⑹—向以正统自居的宋朝统治者,为什么给别人如此丰厚的岁币,甘心低头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二、非选择题

答案(1) 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和议。

   ⑵宋真宗;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

   ⑶元昊;西夏设立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⑷“议和”对宋是耻辱,加重了百姓负担,但是从长远看,其有利于生产发展、社会安定。    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和平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 “和”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⑹害怕战争危及自己的统治 只好委曲求全,贪图苟安。

解析第(1) 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结合教材容易答出分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和议。第(2) 问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主要考查澶渊之盟签订时的宋朝最高统治者和宋金和议的影响。第(3) 问考查西夏国主与西夏的汉化。第(5) (6) 问考查对“议和”的看法、对“战”与“和”的看法以及对宋朝统治者行为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 二、非选择题8.对宋朝和约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