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信数与萧何①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

题目详情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①萧何: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曾任相国,汉初三杰之首。
(1)下面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
例句:诸将亡者十数
A.不及闻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者乎
C.光先帝遗德            
D.寡人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___。
A.信何等已数言上 孤不德量力
B.丞相 若亡,
C.大楚兴,陈胜 王必欲长汉中
D.诸将行道者数十人 亦死,举大计亦死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4)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中的“上”指的是___(写出姓名)。
②后人根据这段历史故事概括出一个典故,它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例句:将领都跑了几十个.以:用.
A:来不及向其他人说明.以:向;
B: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以:来;
C:来发扬先帝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以:来;
D:我用方圆五百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以:用.与例句相同.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A:韩信估计萧何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过自己/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度:估计;
B:丞相萧何逃跑了/你为什么要逃跑呢?何:萧何/为什么.意义与用法不相同;
C:大楚国要兴起,陈胜要称王/大王如果只是想做汉中王.王:称王;
D:有很多将领都逃跑了/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亡:逃跑.
故选:B.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非:除了;无所:没有;计事:图谋大业.句意为:(大王您)倘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了.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①刘邦.
②萧何月下追韩信.
答案:
(1)D.
(2)B.
(3)(大王您)倘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了.
(4)①刘邦.
②萧何月下追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