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引自《全唐诗》材料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扬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引自《全唐诗》

材料二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扬州作为府治所在地,由毕序、王辅等遵照清农工商部定章,为设商会进行组织筹备。他们联合了当地42个行业,并于次年六月成立扬州商务分会,推周树年为第一任商会会长。……商会的商董一般都是由地方上有势力、有功名、有声望的绅士来担任。如瓜洲商会中有鼎泰和炭行老板沈鼎臣、王裕丰炭行老板王赞臣、周恒茂布店老板周竹山以及刘泰顺布店老板刘国顺等。――《扬州档案方志》(2006年第4期)

材料三   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贵义贱利”,居于“四民之末”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但是,晚清社会发展却从根本上逆转了传统的价值观,……表现在社会风尚方面,商人不仅捐纳功名跻身于绅士之列,而且有名望的绅士们也相率从商,在绅与商的交互渗透中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绅商”阶层。在社会交往中,也出现“交往重衣冠而不问出身”的时俗。……同时,社交应酬也带着明显的商业利益,而不再以联络友情为主。……受西方民主等观念的影响,从属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社会习俗的变革,……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同时在一般礼仪中严格的“等级”、“身份”的界线也开始趋于模糊。――摘自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扬州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得照抄材料)(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状况:唐朝扬州是重要的商业城市,夜市繁荣;近代扬州出现了商会组织。(2分)原因:扬州是运河.长江的交汇处,交通便利;扬州地方工商业的发展(或政府政策的推动)。(2分)(2)变化: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社交应酬商业化;妇女开始走向社会,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等级.身份等观念有所淡化,崇尚平等礼仪。(4分)(3)变化原因: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重商成为社会思潮;民主思想的传播;西方文明的影响;科技的进步等(任4点,得4分)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