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朱自清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迹。这遗迹中就有着历史悠久的佛寺遗址--大报恩寺。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了

题目详情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
    朱自清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迹。这遗迹中就有着历史悠久的佛寺遗址--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建。寺的前身是东吴时期的建初寺。鼎盛时,大报恩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有寺僧500多人,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皇家寺院,也是影响极大的天下首刹。
    工程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寺临秦淮河,地质稍软。建造时,地基上先钉入粗大木桩,然后纵火焚烧,使之变成木炭,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使地质能够承受重压,再在木炭上加铺一层朱砂,防潮杀虫。
    建造大报恩寺花了19年时间,而同期工程量数倍于它的北京紫禁城,用时不过3年半。大报恩寺工程如此费时,不仅是因为地质条件特殊,更主要的是因为琉璃塔的建设难度极大,不得不屡屡延期。
    在大报恩寺中,琉璃塔是最著名的单体建筑,它九层八面,高达78.02米,相当于26层楼房的高度,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建筑,而且遍体以五彩琉璃为装饰,有“天下第一塔”的美誉。
    琉璃塔的主体为砖砌,除了塔顶有一根“管心木”之外,整个建筑当中“不施寸木”.可谓绝妙。其内、外表层全部用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琉璃构件榫合而成。九层琉璃塔的每一面墙壁之上,都有2扇窗户,共计144扇。这些窗户全部用磨制得极薄的蚌壳进行封闭,144盏油灯就分别安置在窗户之内。这些蚌壳制成的窗罩名叫“明瓦”,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建筑采光材料。
    塔最顶部是用纯金制成的宝珠,直径约为4米。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底层建有回廊。塔室为方形,塔檐、斗拱、栏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这种独特的形制与装饰艺术令人叹绝。
    塔每层的檐角下都悬挂铜制的风铃,从上至下共152只,即使在轻轻的微风之中,清脆的铃声也可声闻数里。
    长夜深沉,佛灯永明。每当暮色来临之时,9层琉璃塔上就会点燃144盏如火炬般明亮的油灯,彻夜不熄。无论是月落星稀的傍晚,还是风雨如注的黑夜,无论是在钟山脚下的丛林之中,还是大江之上的渔舟之内,人们都能够看见这座高塔上永不熄灭的灯光。时人赞曰“白天似金轮耸月,夜间似华灯耀月”.其铃声其明灯,堪称其时一绝。
    此塔开了世界琉璃宝塔的先河,“海外蛮夷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寺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代表着中国历史上极高的建筑艺术成就。
    历史上,人们常把大报恩寺比作一顶璀璨的古董级皇冠,而把寺内的九级琉璃塔称作是皇冠上最夺目的明珠。明人张岱指言“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真是赞誉有力。
                                                                   (综合相关资料编写)
作业帮
(1)“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依次指的是___。
A.大报恩寺   九层琉璃塔       B.九层琉璃塔   大报恩寺
(2)明成祖朱棣给琉璃塔御赐了“第一塔”的塔名。其“绝妙至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分条概括。
(3)结合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第三段若改成“工程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建造时,地基先钉入木桩,然后纵火焚烧,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加铺一层朱砂。”是否就更简洁明了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②建造大报恩寺花了19年时间,而同期工程量数倍于它的北京紫禁城,用时不过3年半。(“不过”,有怎样的妙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合适的内容即可.根据最后一段中的“人们常把大报恩寺比作一顶璀璨的古董级皇冠,而把寺内的九级琉璃塔称作是皇冠上最夺目的明珠”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合适的内容即可.根据文中的“琉璃塔的主体为砖砌,除了塔顶有一根“管心木”之外,整个建筑当中“不施寸木”.可谓绝妙.”,“独特的形制与装饰艺术令人叹绝.”,“即使在轻轻的微风之中,清脆的铃声也可声闻数里.”和“此塔开了世界琉璃宝塔的先河”可以作答.
(3)
第一小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与掌握.说明文的语言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准确性,一个是逻辑性.原文与改后相比,多出了“寺临秦淮河,地质稍软,使之变成木炭,使地质能够承受重压”等语句,这些语句表现了古人的非凡智慧.去掉后则没有这个效果.
第二小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与掌握.说明文的语言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准确性,一个是逻辑性.不过的意思是不超过,通过比较,表现了作者心中的惊叹,也引出了下文对原因的解释.
据此可作答.
答案:
(1)(2分)A
(2)(3分)体现在:①琉璃塔的主体为砖砌,除了塔顶有一根“管心木”之外,整个建筑当中“不施寸木”.可谓绝妙.②独特的形制与装饰艺术令人叹绝.③其铃声其明灯,堪称其时一绝.④此塔开了世界琉璃宝塔的先河“四大部洲所无也”,代表着中国历史上极高的建筑艺术成就.(一点1分,写出三点即可)
(3)(5分)①(2分)不是的.1体现不了工艺设计的独特与精巧,尤其是每一步的工艺作用交代,更体现了建造者的智慧和用心;2体现不了上文“寺临秦淮河,地质稍软”的地质特点(或体现不了下文“地质条件特殊”的特点.(一点1分)
②(3分)“不过”,是“不超过”的意思,通过两者建造时间的比较(作比较)(1分),表明了作者对大报恩寺工程如此费时的惊叹,(1分)引出下文对费时原因的解释和琉璃塔的介绍,用语准确、形象.(1分)
看了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