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沧浪亭怀贯之苏舜钦沧浪独步亦无悰注,聊上危台四望中。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 【注】 ,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悰( cóng ): 欢乐;乐趣。

12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 请简要赏析。( 5 分)

13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形象。(2分)诗人在园中独步觉得无聊,这是因为友人离去产生了一种若有所失的空虚之感。继而登高四望,则属于寻觅怅望,自我排遣。(3分)

【评分标准】 答出形象特点得2分,有具体分析得3分,共5分 。意思对即可。

13.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借助对“秋色”“日光”以及“红林”“翠竹”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清幽萧疏的氛围,表现出对友人深沉的怀念。(4分)另外,用语形象,富有动态。不说霜林自红,而说秋色入林;日光穿过竹间,竹色更显玲珑。(回答为拟人手法也可以)(2分)

【评分标准】答出“情景交融”并简析得4分,用语特点得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2.

试题分析:这是诗人登沧浪亭怀念朋友之作。一开始就出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形象。他在园中独步觉得无聊,正是因为友人离去产生了一种若有所失的空虚之感。继而登高四望,则属于寻觅怅望,自我排遣。由于心境寂寥,望中的景色也偏于清冷。霜林自红,而说秋色入林,在拟人化的同时,着重强调了秋色已深。竹色至秋依然青翠,而日光穿过其间,更显得玲珑。林红竹翠,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颈联两句写景,比兴意味很重,零落的秋景中带有人事象征,因而自然地过渡到末联,引起诗人惋惜聚散匆匆,慨叹无人伴其醉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分析时,首先要了解颈联是哪两句?然后在根据句子进行分析。这首诗的颈联是“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抓住关键词“酒徒”“燕”可知,诗人把“酒友离散”比喻成燕子;比喻句一般都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根据关键词“凋零”可知,颈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眼前景象的萧条,触景生情,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更加重了。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骄傲的人最终总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请问这是不是病  2020-06-06 …

如果用部首查字法查“赤褐色”一词中“褐”字,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如果用部首查字法查“黯然  2020-06-1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拖沓礼尚往来黯然失色隧木取火B.山麓游目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2020-07-23 …

下列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B.他的  2020-07-24 …

用黯然失色造比喻句或者用变本加厉哄堂大笑文质彬彬漠不关心别出心裁黯然失色川流不息阴谋诡计风云变幻一刀  2020-11-2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搅绊彷徨左顾右盼浪遏飞舟B.恶耗长篙怡然自得用之不竭C.报怨和蔼  2020-12-2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搅绊彷徨歪瓜裂枣浪遏飞舟B.恶耗长篙陨身不恤用之不竭C.报怨和蔼  2020-12-23 …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杨玉环的花容月貌让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人用非常  2020-12-2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兰若(花名)以其清雅幽静的独特风韵使林中众花黯然  2021-01-14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兰若(花名)以其清雅幽静的独特风韵使林中众花黯然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