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伏”是什么意思?“三伏”又是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伏”是什么意思?
“三伏”又是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伏”

基本字义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
2. 低下去:此起彼~.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降~.降龙~虎.
5. 隐藏:~兵.埋~.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
7. 姓.

“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伏”又称“长夏”,五行家对其冠以“土”.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关系可以自然循环.
秋天属“庚辛金”所以“入伏”要从“庚日”开始.温度最高,需要潜伏的时间要在夏至后二十天以后,所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庚日”是“甲子记日”,和夏至等节气的时差不定,这就会出现四十天“伏”和三十天“伏”.
三伏中最热的是8月15~17日.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