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我们所说的姓氏,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姓,代表了氏族血统,最早来源于氏族的图腾。氏族在交往中通过展示氏族图腾的徽记来表明其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我们所说的姓氏,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姓,代表了氏族血统,最早来源于氏族的图腾。氏族在交往中通过展示氏族图腾的徽记来表明其身份,区别不同的氏族和方位,氏族徽记就是姓的最早雏形。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是私有制社会的特种产物,表示功勋和地位。

一般认为中国人是先有姓,后有氏。事实上,姓和氏一直混合使用,其关系也在互相转变。在夏朝之前,氏为大氏族、部落、国家、氏族联盟的称呼,这时姓是氏的分支。比如: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期,伏羲氏的后代姓风,是中国第一个姓。夏朝时,氏的本意发生了变化,氏可以代表姓族中重要的分支。

周武王灭商后,重新确立了姓、氏的关系: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辨贵贱,随时更移。由于分封制分出的诸侯都有自己的氏,而姓不变,导致先秦时保留下来的姓仅仅在三十个左右,而保留下来的氏却有近千个。到秦并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政权,姓、氏也混而为一,汉朝以后姓和氏也就不再进行严格区分了。

考察一个地区姓氏数量的多少以及分布的集中程度如何,可以用同姓率这个量来表示。一个地区的同姓率就是在这个地区随机抽取两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这个值的大小能大致反映一个地区姓氏多样性的状况。如果一个地区姓氏数量多,且分布不集中,则同姓率低,说明姓氏的多样性好。

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同姓率最低的地区。这是因为在南北宋时期,特别是在南宋,由于蒙古人入侵,人们向南迁移,以躲避战争,逃至长江受到阻隔,而长江流域又很适合人类生活,便定居下来,与原有的居民混居在一起;同时,长江以南的人也经常会往北方迁移,最终导致这些地区的人口比较混杂,姓氏的多样性比较好。相反,在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姓氏比较单一,又和外界比较隔绝,导致这些地区的同姓率很大。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并不总是有较高的同姓率。甘肃的嘉峪关等就是例外。嘉峪关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城市,历史上周边民族不断进入,外来人口很多,姓氏也很多。因此,一个地区的同姓率能反映出这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不同地区之间也可以定义同姓率。两个地区的同姓率就是两个地区各取一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显然,两个地区姓氏分布越接近,同姓率就越大。因此,地区间的同姓率能衡量这两个地区姓氏分布的相似性。对同姓率做简单变换就能得到衡量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的姓氏距离,也可以叫遗传距离。

一般来说,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越远,遗传距离越大。这是因为空间的隔离使得人们不能充分混杂,姓氏分布的差异就越大。通过计算两个地区的遗传距离,我们再次印证了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现象。东北三省和山东虽然隔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但是他们的遗传距离却是最小的。事实上,清朝中晚期以后,大约有两千万人从山东、河南等地迁移到了东北地区。所以,研究不同地区间的同姓率能发现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事件。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7期下)

1.下列対“姓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氏中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姓,代表民族血统,来源于氏族徽记。氏,始终是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B.姓和氏一直混合使用,其关系也在相互转变 。在夏朝之前,姓是氏的分支,夏朝时,氏就成了姓的分支。

C.周朝建立后,重新明确了姓氏关系:姓明婚姻,氏辨贵贱。由此可知在当时,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姓同氏不同者,不可通婚。

D.到秦汉以后,由于中央集权取代了分封制,这时用来区分不同封地诸侯的“氏”,也就失去了它的历史价值而与代表血缘关系的姓渐渐混为一谈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同姓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姓氏数量的多寡,它是一个地区随机抽取两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

B.如果一个地区姓氏数量多,且分布不集中,则同姓率低,比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说明该地区姓氏分布的多样性好。

C.不同地区的同姓率有高有低,比如甘肃嘉峪关地区的同姓率较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同姓率较高,这和这些地区的文化历史有着密切关系。

D.研究两个地区的同姓率,如果这两个地区的同姓率比较接近就说明这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小,也可以说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代,伏羲氏的后代姓风,是中国第一个姓,这说明在夏朝之前,姓是氏的分支。

B.秦并六国之前,帝王分封诸侯,姓是他们的血统,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氏。由此可见,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C.遗传距离是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两个地区间的同姓率是反映不同地区的姓氏分布相似性的主要参数,一般来说,空间距离越大,遗传距离越大。

D.一个地区的同姓率能反映该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而两个地区之间的同姓率则不能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是研究人口迁移的手段之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D

3.D


1.


分 析: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A项错误在于“始终”的说法不正确。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分 析: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D项错误在于,不是两个地区的同性率而是两个地区之间的同姓率。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分 析: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D项错误在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同姓率是能够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的。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公式I=q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式中的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B.q表示通  2020-05-01 …

2012年1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作出  2020-05-14 …

would rather 后面可以跟过去式表现在和将来,跟过去完成表过去.也可以跟原型,表宁愿.怎  2020-05-17 …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代谢产物都通过途  2020-07-05 …

题目怎么做三、设计一个3人表决电路,表决方式为少数服从多数,即2人或2人以上同意,则表决通过,否则表  2020-11-10 …

电流通过导体的时候,电子是通过导体表面传播还是表面通过的和中心通过的一样多?  2020-11-29 …

在人大代表投票表决通过某项法律、审议通过某级政府工作报告,决定中大事项和人事任免时,一般都会有少部分  2020-11-29 …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2020-12-05 …

如图是人体呼吸的示意图,请回答:(1)①表示,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②表示肺的换气,通过气体扩散完成  2021-01-07 …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近似看成玻璃三棱镜和玻璃块的组合,请你结合光路图说明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合通过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