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有些马哲的选择题不是和明白,关于马哲的几个简单问题,很是郁闷.下列选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有:A:世界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产物B:物是感觉的复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问

题目详情
有些马哲的选择题不是和明白,
关于马哲的几个简单问题,很是郁闷.
下列选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有:
A:世界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B:物是感觉的复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问下,A为什么不是,是不是带精神的产物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观的只有人的心所产生的物体.
另外,B的复合和集合是一个意思吧.
不是很明白.是说,世界就是些按照一些绝对观念所创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就存在: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经验论与唯理论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E:一元论与二元论.
另外,这题我也不知道选择什么.我都选上了.
关于一个概念的问题,我一直弄不太明白,关于物质的定义,马克思和列宁各有一个,但谁先说的?
一个是 物质是不依赖于认得意识,又能为人的.
一个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到底他两人是谁先定义的?好像意思都差不多吧.反正都是唯物主义观点.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坚持精神决定物质的观点.
B:抹煞精神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认客观物质世界是独立存在.
二元论的错误不就是世界统一性问题承认两个么.仅此而已吧.B又说的不是这个,为什么选他?
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又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了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划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一事实体现了哲学的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读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技能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题到底应该选择什么呢?如何判断?我选的是A,但也说不出为什么.
这个是多选,但比较简单.
下列各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哲学的正确态度有:
A:全盘否定,划清界线
B:基本否定,积极继承
C: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解剖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E: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我也不知道答案我选定是bcde
另外我想问下,马克思主义对待唯心主义,可以说是基本否定么?基本否定这四个词用的准确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上一切事物当做是主观感觉或者意思的产物,认为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灯光是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AC是黑格尔的观点,还有 朱熹“天下物皆可理照”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理在事先”柏拉图的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都是客观唯心,因为他们说的都是客观精神或原则.
物是感觉的复合,这是马赫的名言,马赫从小就触觉听觉什么的分外敏锐,大概都快赶上昆虫了,后来,成为资深物理学家的他就有了一个信念,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一种叫做“要素”的玩意儿组合成的.要素并非没有拍拖,它们和人的感觉始终粘一块儿,所以,有些要素组合后就呈现为空间,有些就呈现为烙饼,还有些就成为烙饼放空间里等发馊的时间.复合在这是组合在一起的意思.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这里的”异化“,指世界由绝对观念产生,绝对观念又受到物质世界的控制,“世界”指的是客观存在,要注意黑格尔作为客观唯心主义者,并不注重“物质”这一概念,他认为真正具有客观实在的是永恒的“精神”,这精神体现为三位一体,体现为逻辑上的正题、反题与合题,也就是他到处应用的三段论(可以阅读《逻辑学》或者《小逻辑》).在正题阶段,一切都是存在的,在反题阶段一切都是异化的,在合题阶段则是统摄了正反二题以后的和解阶段.举个例子,一粒水稻种(正题)在变成水稻苗(反题)以后,已经不具有原来的属性,在反题里已经完全认不出正题了,但在水稻苗成熟后,就会发现反题本身也被否定,现在又变成了水稻种,并且不是一粒,而是多粒,是经过又一代繁殖后的多粒.在这一系列逻辑演变的过程中,水稻作为概念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是永恒的,它体现为无穷系列的繁殖再生,并且每一次的再生都被看做是水稻概念本身的发展和完善.现在再说一下楼主的问题,世界在这里就相当于真实的水稻,而绝对观念也就是刚才讲到的作为概念的水稻.绝对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具有现实的形态,而世界作为现实,必然是绝对观念的体现,也只有这样,这世界才配得上称为“现实”,有关这方面的观点可以去看《小逻辑》.
2.可知论是主张世界可以被认识的哲学学说,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论既有唯物主义可知论,也有唯心主义可知论.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有着根本的区别.不可知论 与“可知论”相对.一种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至少是不可以彻底认识的哲学学说.不可知论怀疑、限制或者完全否认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T.H.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牢记一点:一切的唯物主义者和一部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这题的C确实是哲学部分的,应该是除开D外全选吧!不可知论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T.H.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
3.列宁是发展马克思的学说的!所以肯定是马克思先.
4.二元论的错误确实是世界统一性问题承认两个,同时二元论认为精神可以独立于物质存在,也就是否认精神对物质的依赖性,所以是选B
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文与可之所以能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是他长期观察,对竹子有透彻了解的结果,这说明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反映到人脑之后,才形成意识,也就是说,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所以应选B(你打错字了).而A项是说意识的起源,C项是说意识的本质,D项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均不符合题意.
6.马哲是反对否定一切的,因此A不能选,也是反对模菱两可的态度的,因此B不能选
基本否定这个词似乎在马哲没见过,马克思也没说过基本否定,马克思的意思是历史是发展的,唯心主义在历史上确实有推动过社会的发展,但是不适合现在了.当年粉碎“四人帮”后就有过对如何正确地评价唯心主义的讨论,基本否定是中国一部分学者的论点,支持这个的人非常少!不是主流,现在没见过这论调出现过了.真要答就是不准确.
看了 有些马哲的选择题不是和明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果能三等分角,社会会给什么奖赏,如果用哲学观点,是能够实现的,很有意思啊.有人费了十八牛四虎..  2020-05-14 …

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离的很近,那这两个海峡有什么区别呢?那有了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有什么用呢  2020-05-17 …

选择题:把“哲学上的斗争”看作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主要是因为()A.哲学史解决世界观问题的B.  2020-06-08 …

小哲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他性格开朗,班里的很多同学都喜欢和他来往。有一次同学小敏对他说:我数学不  2020-07-1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很多中国古典诗词都富含哲理,像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  2020-07-26 …

求一句爱一个人很深还要有哲理的句子,我是男的,就是想说一句对她爱的很深但又有哲理的句子!  2020-11-02 …

读图“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辐射名称A,B1,  2020-11-23 …

男生小哲和女生小惠是同桌,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问题,相互推荐学习资料和书籍。两人的交往使两人学习成绩进  2020-11-23 …

求初中哲理英语小故事我是一名初中生、要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求一片英语小故事,带有哲理性的、而已篇幅不要  2020-11-27 …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当有人提出一个普遍性问题是,哲学就产生了。”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