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木笛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木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然后是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对不起,能换组曲子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你不应该忘记今天是你的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可是——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披着雪花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那里,竟然有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大了,一团一团,纷纷扬扬的飘洒下来。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选文有改动)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木笛”为题,并以此为小说的线索,串联情节,结构人物,组织小说,恰到好处地表现小说主题。

B.“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细节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表现朱丹参赛时的沉痛心理。

C.“孩子方阵”的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在少数,这使朱丹的举动更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D.文中的音乐大师前后不一,前以音乐大师身份出现,后又成了一个有民族同情心的人,所作所为显得做作。

E.这篇小说的用意在于告诫作为当代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像朱丹一样,不忘民族耻辱,努力学习,成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卫士。

10.阅读全文,结合朱丹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被拒离开考场      吹奏悼念亡魂      

11.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2.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事件可以看出来?请作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9.BD

10.请求更换曲目     伫立纪念碑前    终被乐团录取

11.①点明故事发生时的时令节气,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②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主人公朱丹和音乐大师的纯洁高尚的美好心灵,凸现小说的主旨。

12.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又具有崇高民族精神的歌手形象。

出色音乐才华:①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②纪念碑前的吹奏,大师的称赞和终被录取。崇高民族精神:①宁可落选也不愿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吹奏欢乐曲。②到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凉的木笛以寄哀痛。

【解析】

9.

试题分析:B.“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表现是对民族音乐的挚爱,不是沉痛;D.还是赞扬丹麦音乐大师既能坚持原则,又能识英才;E.太绝对了,不仅是中学生要,大学生、小学生也要,甚至是国人。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可以先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梳理小说情节,然后对每部分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分析:“雪”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其作用可以从渲染氛围、推动情节、烘托人物三方面分析,然后分点作答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中信息分析,首先可以分析出他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这主要表现在:他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从纪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也能证明这一点。然后可以分析出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主要表现在:宁可落选也不愿吹奏欢乐曲,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等。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农民在湖沼边筑起堤坝,进行围垦,开辟出一片片湖田。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周围湖田很多,这三  2020-05-16 …

阅读甲乙两文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  2020-05-17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各题。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  2020-05-17 …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  2020-05-17 …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  2020-05-17 …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020-05-17 …

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  2020-06-14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1:A市2001年到200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20  2020-07-17 …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2020-07-26 …

比较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材料,完成问题。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