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桥边的老人何君华①那时节,如果赶不上清溟桥头的渡船,我们就不得不步行十几里山路去镇上上学。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总是早早备好书包、大米和一个星期的腌菜,坐在

题目详情
桥边的老人
何君华
    ①那时节,如果赶不上清溟桥头的渡船,我们就不得不步行十几里山路去镇上上学。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总是早早备好书包、大米和一个星期的腌菜,坐在大同水库岸边等渡船到来。
    ②开渡船的驾船佬总是最后一个来。仿佛知道我们无论多久都会继续等下去似的,驾船佬总是慢悠悠地把船锚抛上岸,眯缝着眼睛,看我们这帮学生娃争先恐后地往船上挤,还不忘大声斥责道:“莫挤莫挤,淹死你们这帮急死鬼!”但所有人都不理会他的训斥,还是像一群急不可耐的蝌蚪一样往上蹿。偌大的大同水库偏偏只有他这一条渡船,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跳进船舱。
    ③等所有人都坐定了,驾船佬却丝毫没有要开船的意思。有人坐不住了,催促道:“怎么还不开,莫非等酒喝?”“等酒喝”是乡里骂人的俗话,指一个人慢性子、怠惰,一般只有长辈对晚辈说。有学生娃胆敢这样没大没小地骂他,驾船佬却并不生气,照样坐在船头上一动不动。原来,驾船佬是在等迟来的学生,想多赚几块钱渡费。
    ④还真有不着急的“吊死鬼”(“吊”、“掉”同音,指凡事掉在后面、不着急不抢先的人)慢悠悠地从山路上下来。整整一下午驾船佬都不着急,这时候反倒着急起来,大声朝山上喊道:“吊死鬼,还不赶快!”听了他一声吼,几个吊死鬼才快步跑起来。
    ⑤嘟嘟嘟……驾船佬摇响柴油机,船终于开动了。船头劈开波浪,像一条巨大的青鱼,向下游的大同镇开去。 
    ⑥每个星期天的下午,我都会准时去清溟桥头等渡船,但是有一次,我也当了“吊死鬼”。那是一个秋日的上午,我在池塘里帮爷爷挖藕,不小心弄湿了校服,因为奶奶非要等校服晒干才肯让我穿上去上学,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我已经不记得了。总之那个星期天的下午迟到了,我在狭窄的乡村公路上疯狂地奔跑着,风呼呼地从我耳边吹过,我感觉肯定赶不上渡船了,但还是一次次地加快步伐。等跑过了三个山头,清溟桥头终于在我眼前出现时,让我欣喜不已的是,渡船竟还等在那里!
    ⑦“吊死鬼,就等你了,还不赶快!”驾船佬照例远远地吼了一句。我连忙欢快地朝他跑去。
    ⑧直到这时,我才恍然明白,这个驾船佬嘴上不饶人,心地倒是挺善良--他之所以每次都不肯早早开船,根本就不是为了多赚几个船费,而是要等所有的学生娃都齐了才行。驾船佬是那么精明的人,周围几个村子有多少娃在镇上上学,他心里能不清楚吗?要是船开走了,学生们该怎么办呢?
    ⑨这个驾船佬!
    ⑩我们支付的那几毛钱船费怕是还不够渡船烧柴油的钱!这是很多年后我才知道的事情。那是在驾船佬的葬礼上,他的儿子偶然跟我说的。他曾想把父亲接到城里去,父亲死活不肯,说:“当年你不也是这样做渡船到镇上去上学的吗,我若走了,谁来渡娃儿们去上学呢?”
    ⑩现在,村里到镇上早已修起了水泥路,人们到镇上再也不用坐渡船,大同水库也开发成了旅游景点,连名字也改了,叫仙人湖。过年回家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清溟桥岸边,看夕阳洒满金色的仙人湖,我还是会想起那驾船佬,
(1)品析第②段划线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但所有人都不理会他的训斥,还是像一群急不可耐的蝌蚪一样往上蹿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语句。
船头劈开波浪,像一条巨大的青鱼,向下游的大同镇开去。
(3)第⑨段:“这个驾船佬!”独立成段,包含“我”怎样的感情?
(4)文章多次使用照应,请写出其中相互照应的一组
(5)细读全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驾船佬的善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品味文中的词语的表达效果,解答此类题需要分别分析词语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整理解答即可.“蹿”字运用了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娃儿们上船时的迅速和急切.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点语句的赏析.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结合上下文分析即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船比作一条青鱼,写出了驾船佬驾船技术的娴熟,表现了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3)本题考查重点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包含的情感.此句独立成段,表明“我”明白驾船佬等人的原因后,终于读懂了驾船佬的为人,强烈地表达了“我”对他由衷的赞美之情.
(4)本题是对照应这一写作手法的考查.如:①“原来,驾船佬是在等迟来的学生,想多赚几块钱渡费.”与“他之所以每次都不肯早早开船,根本就不是为了多赚几个船费,而是要等所有的学生娃都齐了才行.”②”如果赶不上清溟桥头的渡船,我们就不得不步行十几里山路去镇上上学.”与“我若走了,谁来渡娃儿们去上学呢?”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课文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然后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①要等所有的学生娃到齐了才开船;②为了渡孩子们上学,不肯去城里跟孩子生活;③学生没大没小骂他,他也不生气.
答案:
(1)“蹿”字运用了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娃儿们上船时的迅速和急切.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船比作一条青鱼,写出了驾船佬驾船技术的娴熟,表现了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3)此句独立成段,表明“我”明白驾船佬等人的原因后,终于读懂了驾船佬的为人,强烈地表达了“我”对他由衷的赞美之情.
(4)如:①“原来,驾船佬是在等迟来的学生,想多赚几块钱渡费.”与“他之所以每次都不肯早早开船,根本就不是为了多赚几个船费,而是要等所有的学生娃都齐了才行.”②”如果赶不上清溟桥头的渡船,我们就不得不步行十几里山路去镇上上学.”与“我若走了,谁来渡娃儿们去上学呢?”
(5)①要等所有的学生娃到齐了才开船;②为了渡孩子们上学,不肯去城里跟孩子生活;③学生没大没小骂他,他也不生气.
看了 桥边的老人何君华①那时节,如...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