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古人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有些人去远方求道。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有些人则向难

题目详情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有些人去远方求道。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有些人则向难处努力。

请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求难”积淀温情

当秋风吹落第一片叶子时,外婆便织起了毛衣。

对于小时候的我,冬天的象征便是外婆亲手织的毛衣。而这件毛衣,在早秋便打上了第一个结。竹针在外婆手中穿梭,那一团可爱的毛线渡过一个秋天,温暖了我的冬天。

家里每个人都有一件外婆手织的毛衣。我的那件是最特别的。小时候个子长得快,第二年穿毛衣时总会发现身长子长出一截。于是外婆便又在下边补着织上一段。当初的毛线买不到了,外婆一家一家铺子去挑。母亲心疼外婆腿疾,劝她:“孩子年年长,毛衣在商店买就是了,何必那么麻烦呢!”“外头的毛衣怎有我弄的暖和!”外婆“呵呵”地笑。

那时的我看着外婆佝偻着背坐在木凳上一针一针地织,戴着老花眼镜的头似要低到膝上,不由得凑上前:“外婆,歇会吧。不用这么辛苦的,店里卖的毛衣薄的厚的都有呢。”外婆只是笑笑,摸摸我的头,便又调针织起来。

我无法理解为何外婆总是用固执的放弃“买”这一简单的方法,而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一年一年地织。但现在,我似乎明白了。

上初中的时候,有段时间见好友总拿着两三块片布缝缝剪剪,说要做一个卡包。问她为何不买一个,她白了我一眼,说:“自己做的,当然比机器做的贴心了。”

外婆捋着毛线的身影顿时出现在眼前。是啊,贴心,贴情呢!我曾愚钝至此!

想起古人曾云:“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求近与求易,便是为着实用,为着达到目的;求远与求难,便是为着积淀,便是为着情感。

传说:“片纸两年得”,缩短生产周期的宣纸终丧失其寿而“泯然众纸”。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生产成为易事,实用成为目的。在我们信奉高效率的实用主义时,是否感受到了枯躁与盲目呢?当情感与文化积淀成的黄土在我们疾驰的脚下纷飞成沙,你是否感觉失去了血脉中的一丝温暖呢?

也许这就是如今“纯手工”商品被热捧,含着几十道工序的古方令人痴迷的原因吧。在“求易”的直白平淡中乏味的人们,憧憬起繁琐之后的温情。

庆幸我穿着外婆手织的毛衣成长,庆幸我玩着外公做的小木车成长,庆幸我仍吃着外婆亲手和馅的饺子……

庆幸我有“求难”的亲人让我所拥有的不是冰冷的机械产物,而是一层层温暖与爱的沉淀。

【解析】

试题分析:

第一段材料的意思是:道在近处,却到远处去寻求;事情本来容易,却往难处去下手。这是一种舍本逐末、舍近求远的做法。做事不应舍近求远、舍易求难。第二段指出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有的人从近的、容易做的事情出发,有的人从远的、难度大的事情做起。这是人们在为人处世时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参考立意:从身边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立足当下,走向远方;等等。

【立意提示】

一、材料的“内容”(文字的表层信息)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说“从近处或远方求道,从易处或难处做事”的问题,具体有:

(一)从“求道”的角度立意

1.“道”在近处,求道不宜舍近求远。

2.“道”虽在近处,但亦不妨从远方求得。

3.有些“道”需在近处求得,有些道则需从远方求得。

4.求“道”从身边(小事、平凡事、小善)做起

5.远方虽有道,身边也有道(不要忽略身边的道)

(二)从“做事”的角度立意

1.做事应往易处去做。

2.做事应向难处努力。

3.不同的事做起来方式不同,有些事需向易处去做,有些事则应向难处努力。

二、材料的“含意”(材料的隐含信息)

从“从近处或远方求道,从易处或难处做事”的内容上挖掘,隐含在材料中的信息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人们求道、做事的思维方式(习惯、方法)

2.人们在求道、做事过程中体现的精神品质

3.人们对道的认知决定其行为

学生写作,可以选取一个角度,也可以选取多个角度。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看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2•上海)相对真细菌而言,古细菌对某些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原因是古细菌()①往往生活  2020-06-19 …

请问"在一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试用莫顿亨特自己的话来回答古今往来,成就大业的仁人志士往  2020-06-26 …

求作文按照要求来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人们往往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起眼的  2020-11-25 …

新商品的上市价格通常较高,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价格则逐渐下降。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新商品往往供  2020-11-30 …

该学生“不愿与老师交往”的原因可能有()A.老师平时过于严肃B.学生天生怕和老师交往C.师道尊严要求  2020-12-15 …

我国的古语、古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下列对古语、古训蕴含的哲理分析正确的有()①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2020-12-26 …

人类文明交往生生不息,从地域性的交往走向全球性的交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展现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2021-01-07 …

“曩(音nǎng,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古书  2021-01-08 …

作为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生要经常与老师进行交往,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交往是一门  2021-01-11 …

2.饥饿的人追求温饱;贫穷的人追求富有;处于动乱中的人追求安定,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这些追求往往折射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