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硫酸亚铁(FeSO4)加热至高温会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M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加热至高温使FeSO4分解.实验步骤:将一定量FeSO4固体置于硬质玻璃管中,打开

题目详情
硫酸亚铁(FeSO4)加热至高温会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M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加热至高温使FeSO4分解.
作业帮
实验步骤:
将一定量FeSO4固体置于硬质玻璃管中,打开活塞K,通人一段时间N2,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待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人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1)已知M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M的化学式为___.
(2)按图组装好仪器(已省略夹持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一定温度下按上述图示装置
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 洗气瓶B中① ___  ② ___
 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硬质玻璃管中最终可以看到③ ___  ④ ___
(3)某同学欲验证硫酸亚铁分解产物中含有的另一种非金属氧化物N.
作业帮
①从实验装置D、E、F、G中,选用两个装置与装置A连接进行实验,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___→___.
②能证明生成了非金属氧化物N的现象是___.
硫酸亚铁(FeSO4)加热至高温会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M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加热至高温使FeSO4分解.
作业帮
实验步骤:
将一定量FeSO4固体置于硬质玻璃管中,打开活塞K,通人一段时间N2,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待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人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1)已知M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M的化学式为___.
(2)按图组装好仪器(已省略夹持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一定温度下按上述图示装置
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 洗气瓶B中① ___  ② ___
 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硬质玻璃管中最终可以看到③ ___  ④ ___
(3)某同学欲验证硫酸亚铁分解产物中含有的另一种非金属氧化物N.
作业帮
①从实验装置D、E、F、G中,选用两个装置与装置A连接进行实验,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___→___.
②能证明生成了非金属氧化物N的现象是___.
44
作业帮

42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 洗气瓶B中① ___  ② ___
 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硬质玻璃管中最终可以看到③ ___  ④ ___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 洗气瓶B中① ___  ② ___  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硬质玻璃管中最终可以看到③ ___  ④ ___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 洗气瓶B中① ___  ② ___  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2洗气瓶B中① ___ ② ___  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硬质玻璃管中最终可以看到③ ___  ④ ___  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硬质玻璃管中最终可以看到③ ___ ④ ___
作业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硫酸亚铁(FeSO44)加热至高温会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M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为铁的氧化物,铁元素70%,氧元素占30%,铁元素和氧元素物质的量之比=
70%
56
30%
16
=2:3,化学式为Fe2O3
故答案为:Fe2O3
(2)硫酸亚铁(FeSO4)加热至高温会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M为Fe2O3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则非金属氧化物应为SO2、SO3生成,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洗气瓶B中会生成白色沉淀,三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H2O+BaCl2=BaSO4↓+2HCl,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硬质玻璃管中最终可以看到有红色固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
 高温 
.
 
Fe2O3+SO2↑+SO3↑,
故答案为: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SO3+H2O+BaCl2=BaSO4↓+2HCl;③有红棕色固体物质生成;④2FeSO4
 高温 
.
 
Fe2O3+SO2↑+SO3↑;
(3)①验证硫酸亚铁分解产物中含有的另一种非金属氧化物N为SO2,二氧化硫遇到品红溶液会褪色,所以检验二氧化硫气体可以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需要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选择装置为FD,
故答案为:F;D;
②能证明生成了非金属氧化物N的现象是:F中品红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F中品红溶液褪色.
70%
56
70%5670%70%70%565656:
30%
16
=2:3,化学式为Fe2O3
故答案为:Fe2O3
(2)硫酸亚铁(FeSO4)加热至高温会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M为Fe2O3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则非金属氧化物应为SO2、SO3生成,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洗气瓶B中会生成白色沉淀,三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H2O+BaCl2=BaSO4↓+2HCl,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硬质玻璃管中最终可以看到有红色固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
 高温 
.
 
Fe2O3+SO2↑+SO3↑,
故答案为: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SO3+H2O+BaCl2=BaSO4↓+2HCl;③有红棕色固体物质生成;④2FeSO4
 高温 
.
 
Fe2O3+SO2↑+SO3↑;
(3)①验证硫酸亚铁分解产物中含有的另一种非金属氧化物N为SO2,二氧化硫遇到品红溶液会褪色,所以检验二氧化硫气体可以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需要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选择装置为FD,
故答案为:F;D;
②能证明生成了非金属氧化物N的现象是:F中品红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F中品红溶液褪色.
30%
16
30%1630%30%30%161616=2:3,化学式为Fe22O33,
故答案为:Fe22O33;
(2)硫酸亚铁(FeSO44)加热至高温会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M为Fe22O33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则非金属氧化物应为SO22、SO33生成,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N22,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洗气瓶B中会生成白色沉淀,三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3+H22O+BaCl22=BaSO44↓+2HCl,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硬质玻璃管中最终可以看到有红色固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4
 高温 
.
 
Fe2O3+SO2↑+SO3↑,
故答案为: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SO3+H2O+BaCl2=BaSO4↓+2HCl;③有红棕色固体物质生成;④2FeSO4
 高温 
.
 
Fe2O3+SO2↑+SO3↑;
(3)①验证硫酸亚铁分解产物中含有的另一种非金属氧化物N为SO2,二氧化硫遇到品红溶液会褪色,所以检验二氧化硫气体可以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需要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选择装置为FD,
故答案为:F;D;
②能证明生成了非金属氧化物N的现象是:F中品红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F中品红溶液褪色.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高温  高温 
.
.
.
.   Fe22O33+SO22↑+SO33↑,
故答案为: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SO33+H22O+BaCl22=BaSO44↓+2HCl;③有红棕色固体物质生成;④2FeSO44
 高温 
.
 
Fe2O3+SO2↑+SO3↑;
(3)①验证硫酸亚铁分解产物中含有的另一种非金属氧化物N为SO2,二氧化硫遇到品红溶液会褪色,所以检验二氧化硫气体可以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需要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选择装置为FD,
故答案为:F;D;
②能证明生成了非金属氧化物N的现象是:F中品红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F中品红溶液褪色.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高温  高温 
.
.
.
.   Fe22O33+SO22↑+SO33↑;
(3)①验证硫酸亚铁分解产物中含有的另一种非金属氧化物N为SO22,二氧化硫遇到品红溶液会褪色,所以检验二氧化硫气体可以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需要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选择装置为FD,
故答案为:F;D;
②能证明生成了非金属氧化物N的现象是:F中品红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F中品红溶液褪色.
看了 硫酸亚铁(FeSO4)加热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