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 ,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 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 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 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 ;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 ,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学而归,孟母方                             绩:纺织

B.宁能 其夫子                                  衣:使……穿衣

C.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 妾也                客:把……当作客人

D.孟子 ,遂留其妇                              谢:感谢

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  )(3分)

①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②徙舍学宫之傍    ③孟母以刀断其织    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    ⑤妇辞孟母而求去    ⑥孟子谢,遂留其妇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1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⑵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⑶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D

13.B

14.C

15.⑴等孟子长大成人,学习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英名。(“及”、“卒”,大意各1分)⑵现在如果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第一个“而”、“是”、大意各1分)

⑶“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孰”、“所以”、大意各1分)

【解析】

12.

试题分析:D谢:道歉。依照语境理解实词:“谢家来贵门”中“谢”的意思是“辞别”。“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中“谢”的意思是“告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①是孟母迁居到市场附近后,孩子游戏的内容,也不能体现孟母善教。⑤孟子妻子因孟子不高兴而请求离去,不能体现孟母善教。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4.

试题分析:C孟母认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以直译为主,语句要通顺,关键词语翻译要准确,特殊句式要体现出来。注意下列词语的翻译:“及”、“卒”、“而”、“是”、“孰”、“所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带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一个)集市的旁边,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的旁边。(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等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把家安在了这里。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入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求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向你禀告呢!”说的就是这件事。

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孟子不高兴,于是离开不再进去。他的妻子向孟母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洞房里可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这是把我当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规矩,不能住在别人家里,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孟母于是叫来孟子对他说:“ ‘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 ;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人有尴尬的时候。如今你不遵守礼节却责怪别人没有礼节,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孟子道歉,于是挽留了他的妻子。君子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于  2020-05-31 …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莲花洞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  2020-06-19 …

莲花洞阅读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然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一络  2020-06-19 …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莲花洞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  2020-07-01 …

城墙的构造,在明朝以前,大多是土筑或石砌的,明朝长城则大都用砖、石砌筑,在工程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现  2020-07-15 …

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而西方国家以及国际上的  2020-11-06 …

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而西方国家以及国际上的  2020-11-06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秀野堂记朱彝尊长洲顾侠君,筑堂于宅之北,闾丘坊之南。导以回廊,空以径,累石为  2020-11-10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秀野堂记朱彝尊长洲顾侠君,筑堂于宅之北,闾丘坊之南。导以回廊,空以径,累石为  2020-11-10 …

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  20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