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

题目详情
项王军 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项王渡淮,骑能 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 也!”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①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②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 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 ②舣船:使船靠岸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小题1: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项王军 垓下壁:营垒
B.骑能 者百余人耳属:跟随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 也罪:过错
D.项王身亦 十余创被:遭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虞兮虞兮奈 为佣耕,何富贵也
B.汉骑追 数千人今 项庄拔剑舞
C.天之亡我,我何渡 如今……我为鱼肉,何辞
D.不忍杀之, 赐公具告
小题3:以下的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项是 (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的意思的一项是 (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汉所骗,部下只剩二十八骑,陷入泥泽地,伤亡惨重。之后汉军数千人追来,项王只好引兵向东,逃到东城。
C.为了证明“天亡我也,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官二人,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老,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小题5:文言文翻译。(10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2)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3分)
                                                     
(3)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B
小题5:(1)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3分)
(2)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3分)
(3)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4分)


小题1:

点评: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忽略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翻译;而“用法”却不是这样,某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所以,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由“用法”产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这样才能化繁为简,作出准确无误的辨析。
小题3:
试题分析:③是项羽对自己兵败的看法。
点评: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主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相合。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美德是个筐,事事往里装”,命题人看准了这一点,往往在“某一种”传统美德的“点”上命题,制造出“主旨错位”的误区。
小题4:
试题分析:B项:应是到东城才剩下二十八骑。原文是“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点评:本题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选取其中的四个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概括,做这样的题目,注意考虑准确和全面两点,应将句子放回原文中全面理解,综合分析。本题B项只要回归原文就看明显发现错误。
小题5:
试题分析:(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白衣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以: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2)骑:动词活用作名词,骑兵;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大意1分
(3)独:仅仅;被:遭受;大意2分
点评:翻译一般要求直译,每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都要有所体现,还要考虑句式的特点,有的还要调整语序,如本题中的两个定语后置句式,一定要调整成正常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有的语气要体现出来,翻译出来的句子要简明通顺。
附:文言文翻译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 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 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 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看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家无礼则不兴,国无礼则不宁出自何处是何意思?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2020-03-31 …

把1到n(n>1)这n个正整数排成一行,使得任何相邻两数之和为完全平方数,则n的最小值15,因为2  2020-06-12 …

关于π是无理数若tanX是0以外的有理数,则X必为无理数;②若X是0以外的有理数,则e的x次方是0  2020-06-14 …

翻译论语。《说苑·敬慎》载:“颜回将西游,问孔子曰:‘何以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  2020-06-19 …

英语翻译颜渊将西游于宋,问于孔子曰:“何以为身?”子曰:“恭敬忠信而已矣.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  2020-06-19 …

萧何追韩信文言文问题!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  2020-07-08 …

萧何追韩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何  2020-07-28 …

萧何追韩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何  2020-07-28 …

1.若级数∑an(x-1)^n在x=-1处收敛,则此级数在x=2处为何绝对收敛?(我想知道在此如何  2020-07-31 …

在利用函数极限求数列极限时,有定理“若f(x)在x趋于a时的极限是A,则对任何数列{xn}只要xn  2020-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