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剪不断的思念》一文,完成下列各题。①母亲去世了。终日陪伴她的那把剪刀,静静地躺在针线筐里,成了母亲的遗物,成了母亲一生勤劳的象征,给子女留下悠悠思念。②母

题目详情
阅读《剪不断的思念》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母亲去世了。终日陪伴她的那把剪刀,静静地躺在针线筐里,成了母亲的遗物,成了母亲一生勤劳的象征,给子女留下悠悠思念。
    ②母亲是位普通的妇女。她用那把普通的剪刀,剪裁一家人的衣帽鞋袜。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逢夜深人静时,总有一阵阵剪刀的“嚓嚓”声催我入梦。她为全家剪碎了多少长夜和寒暑,直到剪断了她与尘世之缘。
    ③剪断了她与尘世之缘,却剪不断亲人对她的思念。
    ④母亲有一双巧手,不仅针线活乡里闻名,剪纸花的手艺也很精湛。不管是姑娘的花鞋和娃娃的帽花,她一看就会剪。剪刀在她手里像条水中的鱼,穿梭在流逝的时光中。左邻右舍的大闺女、小媳妇喊着“亲嫂子”、喊着“好婶子”央求她剪花样子。记得小时候,常看她端着针线筐儿坐在门口剪纸花。针线筐里放着一本少角没边的线装书,书里夹着她剪的花鸟虫鱼,一朵朵、一只只,无不鲜活可爱。一天,街上来个吹糖人的,挑着一小锅冒着热气的糖稀,引得孩子们围上去买糖人。我不知母亲无钱,竟哭闹着也要买。母亲无奈,只好喊道:“吹糖人的,给俺孩子吹一个,俺用花样子跟你换。这不,都夹在这书本里,随你挑。”那吹糖人的果真过来挑了一副“喜鹊闹梅”,给我吹了一个“老鼠上灯台”。
    ⑤弟弟出生后,母亲的那把剪刀增加了一种功能:为我们哥儿俩剪头发。记得有一次,我已上小学一年级,弟弟还没有上学。当时在外面剃头挑子剪一次头发要花两毛钱,按当时的物价,能买四只肉包子。看到我们俩头发长了,母亲就和我们商量:“这四毛钱给你们,每人两毛。叫我剪呢,省下钱来能买四只肉包子吃,不叫我剪呢,到外面剪去。就没有肉包子吃。”我还没有拿定注意,弟弟却马上决定吃肉包子。只见他手里拿着两毛钱,脖子里围着一条白毛巾,老实地坐在母亲怀里,等待开剪。母亲拿起剪刀,在弟弟头上小心翼翼地剪起来,尽管她剪纸技术精湛,但毕竟不是理发师,另外剪纸和剪发是两码事。实在难为母亲了。她精益求精不断进行修改,完工之后,弟弟的头还是变成了一只“花菜瓜”。我在一旁忍不住笑,弟弟却满不在乎,他连镜子都不照一下,扯下毛巾,一溜小跑去买肉包子去了。
    ⑥我没有享受那一次特殊的母爱,至今后悔不已。
    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离别尚有团圆日,永诀再无相逢时。母亲去世,母爱已成史诗。再也看不见她的音容笑貌,再也听不到那“嚓嚓”的剪刀声……
    ⑧在母亲节那天夜里,我梦见那把剪刀已成为母亲的墓碑。
(1)文章以“剪不断的思念”为题,有什么好处?
(2)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母亲生前的哪些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结合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③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②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
(4)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5)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应该为自己的母亲做些什么?请按要点写出。(不少于两点)
【链接材料】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分析.标题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是:①象征意义;②语带双关;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⑤文章线索;⑥文眼;揭示文章中心;⑦吸引读者、新颖.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设置这类试题,一般都是在考查考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领会和把握.结合全文内容来看,本文标题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这个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标题中的“剪刀”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根据这些理解整理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有关母亲的事件,然后用简洁的句子加以概括.按文章的写作顺序,文中一共写了有关母亲的四件事:左邻右舍求母亲为她们剪花样子;母亲坐在门口剪花纸;母亲用花样子换糖给我吃;母亲用剪刀给我们哥儿俩剪头发.
(3)①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首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下文,开篇点明,点明中心等;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具体作用还要根据文章全局去分析.文章第③段从内容上来看,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从而引出下文对母亲具体事件的回忆,所以在结构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画线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手里的剪刀比喻成穿梭在水里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剪纸花的手艺精湛,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左邻右舍的人央求母亲为她们剪花样子”、“母亲坐在门口剪花纸”这些情节可以看出母亲的勤劳灵巧;从“母亲用剪刀给我们哥儿俩剪头发”这一情节可以看出母亲是个慈祥民主、勤俭节约的人.
(5)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完成阅读感悟表达题,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根据文章主旨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注意联系自身实际情况作答.如:自己亲手做母亲喜欢吃的食物;与母亲一起看电视,一起散步,一起锻炼等等.
答案:
(1)①题目新颖、别致,独具一格,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③以对母亲的思念为线索,贯穿全文.
(2)①左邻右舍的人央求母亲为她们剪花样子;②母亲坐在门口剪花纸;③母亲用花样子换糖给我吃;④母亲用剪刀给我们哥儿俩剪头发.
(3)①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自然地引出下文对母亲具体事件的回忆.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手里的剪刀比喻成穿梭在水里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剪纸花的手艺精湛,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赞美之情.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勤劳灵巧、慈祥民主、勤俭节约的人.从“左邻右舍的人央求母亲为她们剪花样子”、“母亲坐在门口剪花纸”这些情节可以看出母亲的勤劳灵巧;从“母亲用剪刀给我们哥儿俩剪头发”这一情节可以看出母亲是个慈祥民主、勤俭节约的人.
(5)联系自身实际情况作答即可.答案示例:①自己亲手做母亲喜欢吃的食物;②与母亲一起看电视,一起散步,一起锻炼;③陪母亲一天时间,聊你的学习及学校情况;④带母亲去医院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⑤帮母亲做点家务,分担她的辛劳等等.
看了 阅读《剪不断的思念》一文,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诗句扩写!南宋诗人汪元量的《潮州歌·其六》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  2020-06-23 …

仿句诗句+四字词语潇洒是人们恪守在心灵中的美丽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020-07-01 …

为什么悠悠球零件没少却不能睡眠?我只是把球打开来一下,又拧回去了.悠悠球也检查过了,没有缺少零件.  2020-07-03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书韵汪国真在宁静悠闲的时间,我就去读文字的书,在忧郁沉闷的时候,我就去读大自然  2020-07-12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  2020-07-28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  2020-07-28 …

阅读《瓢城古韵》一文,完成下面题目。(共17分)①小雨淅沥,不要雨伞,不邀友伴,拂着如许的春风,静静  2020-11-28 …

瓢城古韵张晓惠①小雨淅沥,不要雨伞,不邀友伴,拂着如许的春风,静静悠悠地穿行在我们这座小城的老巷中。  2020-11-28 …

瓢城古韵张晓惠①小雨淅沥,不要雨伞,不邀友伴,拂着如许的春风,静静悠悠地穿行在我们这座小城的老巷中。  2020-11-28 …

阅读诗歌。(5分)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