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题目详情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闻游子唱离歌:游子,泛指出外远游的人,即作者李颀。离歌,离别之歌。

B.云山况是客中过:对于游子而言,云山带来的是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之感。

C.关城树色催寒近:运用拟人,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

D.御苑砧声向晚多:秋深了,天凉了,人们在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

② 请写出首联、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4分)

③ 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A ②“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③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解析: 无
看了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