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大医精诚
【唐】孙思邈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         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        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駚醁(lǐnglù)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          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盲也。
      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         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衒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由来 尚:久远
B.则而用之 市:购买
C.自已德 矜:夸耀
D.偶然治一病 瘥:疾病
(2)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①艺能       难精者也
        知天下无方可用
③兹乃人神之        共耻
④又不得       彼富贵
A.之  乃  所  以      B.之  且  所  而
C.乎   且  于  以      D.乎  乃  于  而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___
A.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B.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C.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D.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4)以下行为分编为四组,全部符合文中“大医精诚”之德的一组是___
①博极一潭,精勤不倦            ②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③杀生求生,损彼益己            ④自逞俊块,邀射名誉
⑤见彼苦恼,若己有之            ⑥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本文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诚于患者,心系苍生。
B. 大医对病人,不管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朋友,是汉族还是异族,是愚笨的还是聪明的,都一视同仁,有像对待至亲的想法。
C.  大医要有博爱之心,不能杀生求生,如遇危急情况,要等这个活物死了再买来用,否则,就是人类的大敌。
D. 本文言辞恳切,既给学医者明确了做医生的准则,也批评了一些医人自以为是、夸耀己德,诋毁他人,猎取名利等坏毛病。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②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③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1)解答此题课采用联想(联想课文原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文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
A.正确;译:从那以来很久远了;
B.正确;翻译:就购买运用它;
C.正确;翻译:自己夸耀自己的功德;
D.不正确;瘥应解释为“治愈”,翻译:偶然碰巧治愈一病症;
(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本体首先要认真阅读语句,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然后理解句子的含义,根据句子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推测空缺应运用的文言虚词;
①艺能  难精者也,医术是难于精湛的,根据与句的含义可以看出此处应用“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知天下无方可用,翻译:才知道无方子可用,根据语句的含义可以看出此处应用“乃”符合语境;
③兹乃人神之    共耻;翻译:那是所有的人都认作是羞耻之事;根据语句的含义可以看出此处应用“所”,所字结构“所共耻”所共耻的事情;
④又不得   彼富贵;翻译:又不能凭借这个而富贵;此处用“以”表凭借;
(3)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断句的能力,断句应结合上下文,紧紧抓住“曰”“云”“言”等字,常用虚词是标志,常见如下:
①文言语句中文言虚词“者”“也”用语表判断或句中停顿,所以可根据句末文言虚词“者”或“也”划分句子停顿,所以句子可断为: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可排除C;
②名词在语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所以依据句中的名词可以划分句子的停顿: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可排除AD;
因此可以断为: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翻译:但寸关尺三部脉象有浮、沉、弦、紧的不同;腧穴气血的流通输注,有高低浅深的差别.肌肤有厚薄、筋骨有强壮柔弱的区分,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论这些道理.
(4)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和写作上的特点,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每个选项,根据选项在认真阅读原文,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分析选项的正误;
C.分析不正确;根据原文“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意思是市上有死的标本,可以先买来用而不是等活物死了再用;
(5)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①重点文言词语:至,副词,极;殆,危险;句式: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状语“于至粗至浅”修饰“求”后置了,状语后置句
②重点词语:虽:虽然;贱:认为…低贱;贵:认为…高贵;
③重点文言词语:所以:用来…的原因;生命:活物;良:确实;

参考答案:
(1)D;
(2)A;
(3)A;
(4)C;
(5)
①如果把极精细、极微妙的医学道理,用最粗略最肤浅的思想去探求它,难道不是危险吗?
②虽然说人们认为畜牲是低贱的,而认为人是高贵的,但说到爱惜生命,人和畜牲都是一样的;
③我这些方子不用活物做药的原因,确实就在这里.

译文:
     晋代学者张湛说:“经典的医方难以精通,由来已经很久了.”这是因为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的缘故.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还是阻塞,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但寸关尺三部脉象有浮、沉、弦、紧的不同;腧穴气血的流通输注,有高低浅深的差别.肌肤有厚薄、筋骨有强壮柔弱的区分,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论这些道理.如果把极精细、极微妙的医学道理,用最粗略最浮浅的思想去探求它,难道不是很危险吗?如果实证却用补法治它,虚证却用泻法治它;气血通利的却还要去疏通它,明明不顺畅却还要去阻塞它;寒证却给他用寒凉药,热证却给他用温热药.这些治疗方法是在加重病人的病情,你希望他能痊愈,我却看到他更加危重了.所以医方、占卜,是难以精通的技艺.既然不是神仙传授,凭什么能懂得那深奥微妙的道理呢?世上有些愚蠢的人,读了三年医方书,就夸口说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到治了三年病,才知道天下没有现成的方子可以用.所以学医的人一定要广泛深入地探究医学原理,专心勤奋不懈怠,不能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就说已经明白了医学原理.如果那样,就大大地害了自己呀!  凡是品德医术俱优的医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无欲念,无希求,首先表现出慈悲同情之心,决心拯救人类的痛苦.如果有患病苦来求医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也不能瞻前顾后,考虑自身的利弊得失,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到病人的烦恼,就像自己的烦恼一样,内心悲痛,不避忌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不能产生推托和摆架子的想法,像这样才能称作百姓的好医生.与此相反的话,就是人民的大害.
    自古以来,有名的医生治病,多数都用活物来救治危急的病人,虽然说人们认为畜牲是低贱的,而认为人是高贵的,但说到爱惜生命,人和畜牲都是一样的.损害别个有利自己,是生物之情共同憎恶的,何况是人呢!杀害畜牲的生命来求得保全人的生命,那么,离开“生”的道义就更远了.我这些方子不用活物做药的原因,确实就在这里!其中虻虫、水蛭这一类药,市上有已经死了的,就买来用它,不在此例.只是像鸡蛋这样的东西,因为它还处在成形前的状态,一定遇到紧急情况,不得已而忍痛用它.能不用活物的人,这才是能识见超越寻常的人,也是我比不上的.如果有病人患疮疡、泻痢,污臭不堪入目,别人都不愿看的,医生只能表现出从内心感到难过的同情、怜悯、关心的心情,不能产生一点不快的念头,这就是我的志向.
  一个德艺兼优的医生的风度,应能使思想纯净,知我内省,目不旁视,看上去很庄重的样子,气度宽宏,堂堂正正,不卑不亢.诊察疾病,专心致志,详细了解病状脉候,一丝一毫不得有误.处方用针,不能有差错.虽然说对疾病应当迅速救治,但更为重要的是临证不惑乱,并应当周详仔细,深入思考,不能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轻率地炫耀自己才能出众,动作快捷,猎取名誉,这样做就太不仁德了!还有到了病人家里,纵使满目都是华丽的铺设,也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琴瑟箫管之声充斥耳边,不能为之分心而有所喜乐,美味佳肴,轮流进献,吃起来也像没有味道一样,各种美酒一并陈设出来,看了就像没看见一样.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悲痛,满屋子的人都会不快乐,更何况病人的痛苦,一刻也没有离身.如果医生安心无虑地高兴�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学几道数学计算题(没学过)1、六分之五+九分之七=?五分之二+九分之七=?四分之三+九分之七=?十  2020-03-30 …

有一串分数,找找它的规律.(找找它的规律)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  2020-05-14 …

如果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六分之五,五分之一加六分之一=三十分之十一,那么十一分之一加十二分之一=(  2020-06-03 …

六分之三,十四分之六,十八分之十六,八分之六,七十五分之二十五,六十三分之四十九,约分还有个六十六  2020-06-06 …

英语翻译忆与欧公戏语〔宋〕苏轼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  2020-06-18 …

红领巾大集上,六一班义卖款为240元,六二班的义卖款比六一班多三分之一,比六三少九分之一.六红领巾  2020-07-13 …

一个简算三分之四加十五分之十六加三十五分之三十六加六十三分之六十四加九十九分支一百加一百四十三分之  2020-07-17 …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问题。中国传统医学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既有东方传统医药  2020-11-04 …

分数由二分之一往上加,每加一个,都加上一个数的二分之一,一直往上加,会不会得到1?例如:二分之一+四  2020-11-28 …

1912年,政府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提倡医学专门学校(西医),摒中医于政府教育体系之外,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