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倾听与诉说王小妮80年代末,我到东北的乡下去过,当地的官员说,山东人跑进了关东,都变懒了。东北农民每年11月到2月是“猫冬”的。封门的大雪,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倾听与诉说
王小妮
    80年代末,我到东北的乡下去过,当地的官员说,山东人跑进了关东,都变懒了。东北农民每年11月到2月是“猫冬”的。封门的大雪,把人们关在火热的炕上。北欧和格陵兰岛上的人患有“冬天幽闭症”。白夜和寒冷使人发疯,这种症状,起码在寒冷的中国东北我没有见过!每一扇家门,都结了十来厘米厚的白霜。这种门是永远也不上锁的。任何人都可以裹挟着风跨进门槛,跺去脚上的雪疙瘩,在热炕上随意长坐。拉过笸箩来抽烟,捏一撮带花的茉莉茶叶冲水。人们无休止地说东道西,火炕上永远有绵绵不尽的话题。
    中国这么一个大农业国,没有足够的心理医生。许多事情就靠着树下的风和炕洞里的火调解着,疏导着。广大的国土上,有着无数全身投入的诉说人,也自然有无数的倾听者。这是中国人排解忧郁的特有方式。
    地球在转暖,北方的风刃,由利变钝。整个国家都搅动起来了。就因为这些,倾听与诉说,都在悄悄减少吗?
    去年,从欧洲回来了一对中国夫妇。他们背着大大小小的羊羔皮袋子。他们本想在中国生活一段,而且刚回到北京,还曾经去八达岭一带看了公寓楼的销售处。但是一个月后,他们便果断地返回了欧洲。经深圳去香港的时候,在我们家,他们吐露了全部的失望。
    那丈夫是我们很熟的朋友,仍保持着他在大陆时的风度和矜持。而他的妻子却因为百感交集而加倍真实起来。她说这次回来非常失望。六年的漫长,使中国成了他们唯一寄托着心思的地方。多少次想回来,坐在朋友当中,温上一坛黄酒,把奔波和悲怆讲给朋友。他们实心实意地把中国当成了一只遥远又温情的耳朵,以为故乡可以盛得下他们满肚子的诉说。人真的回到了中国,才发现朋友们各自东西,繁忙无序。最亲近的朋友,也先问你持有哪一国的护照,然后就问:“在外面,钱好不好赚?”唯一能陪他们坐到深夜的,第二天一早就来敲门,送上个人资料简历,影印了一大包东西,说给哥们儿也想想出去的办法。
    朋友的妻子连连摇着两个闪烁的大耳环。她说,这样也好,从此断了再回来的念头。
    在我居住的这个城市里,人们不再愿意细说自己的内心,更不想为他人去悉耳静听。
    在这里,你想说你没有工作,你想说你的住处已经丢啦,你想说你和老板关系紧张……你的酸甜苦辣是没人想听的。我听你的干什么。谁还不是一样。谁还不是在同一个地球上。我凭什么拿出时间来听你。
    倾听的消失,不止在深圳。
    北京一个年轻的社会博士,作出了一件令中国人瞠目的事。有一天,一个外省的崇拜者登门造访,想请博士谈谈对当前某某问题的看法。博士说:人的智慧是有代价的。那是我的结晶,你懂吗?你拿走了我的结晶,我要收费。一个小时,你应当付给我200元!
    当时我在场,我以为这个场面会非常尴尬,而令我意外的是,来人居然丝毫不犹豫。双方坐定,开始谈。两小时的述说与倾听,气氛平静。临行前,听者取出400元,认真地付给了说者。
    在倾听与诉说之间,隔断它们的是今天冰冷板结的世界。仿佛蜜蜂与花朵之间突然立起了玻璃的暖房。蜂、花和玻璃暖房,可能全都是合理的。
    在前年的春天,有一个人,站到了我的门口。
    我说,你要找的这个人已经不在了。他茫然地看着我,然后在黄昏里不回头地走掉。
    我不想同人交谈,更不想谈诗。诗,是比赚钱、比经营策略、比生意门路更加纯粹的个人活动。有人想听全世界的自言自语吗?
    现代社会就是不倾听。倾听的,似乎只有弱智;诉说的,只适合于失意者。这孤落的幽灵,徘徊在全世界的上空,郁闷成疾。这是世纪之病。
    人的尾巴已经退化了,再过几百年之后,人的发音功能和听力,也会逐渐地丧失吗?
(1)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写东北“猫冬”的情形?
(2)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①任何人都可以裹挟着风跨进门槛,跺去脚上的雪疙瘩,在热炕上随意长坐。
②在倾听与诉说之间,隔断它们的是今天冰冷板结的世界。仿佛蜜蜂与花朵之间突然立起了玻璃的暖房。
(3)分析第三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4)请分点概括“倾听与诉说”消失的原因。
(5)指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内涵,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文章的开头写东北“猫冬”的情形,是要引出“倾听和诉说”的主题.在东北“猫冬”时,因为闲暇,“倾听和诉说”显得正常而普遍,那是人们生活的构成部分.而现在,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倾听别人的忧愁和喜悦,也不愿意向人倾诉自己的悲欢.对比之下,凸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理的担忧.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1)“任何人都可以”“随意长坐”属于白描的手法,没有任何修饰,但原来东北人的坦诚、热情、好客就通过这样的描述表露出来.这正是作者希望并提倡的人际关系.(2)比喻手法.用玻璃比喻冰冷的现实,这玻璃隔断了人与人的倾听和诉说,隔断了人们正常的交流需要.这样的隔膜,看似透明却冰冷异常.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本段在内容上表述了人与人产生隔阂的原因,是“整个国家都搅动起来了”,是人心浮躁,是追名逐利的心让“倾听和诉说”变得遥远而不可及.结构上承接上文对东北猫冬的描写,开启下文对“倾听和诉说”正在消失的深思和忧虑.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和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倾听与诉说”消失的原因很多,有社会的浮躁;生活压力让人们各自东西,繁忙无序,没有时间去倾听;现实的冰冷让人与人的交流产生了隔阂;诉说是失意的象征,倾听是弱者的专利,持有这样观点的人们把自己幽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里不听也不说等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文末作者用强烈的反问质疑社会,人类的听说能力会如同尾巴的退化一样,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丧失吗?由此警醒世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类的沟通出现了很大危机.人应该回归本性,多关注内心的需求和精神营养,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结合文本,考生可以就自己知道的人与人的沟通的事例来印证作者的观点.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答案:
(1)自然而然引出“倾听与诉说”的话题,说明投入的交流在不久以前是普遍存在的;并与下文倾听的消失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主题.(3分,写出一点2分,两点3分)
(2)①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动词“裹挟”“跨”“跺”“长坐”,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以前岁月中人们的坦诚、热情、无拘无束.
②将隔断诉说与倾听的冰冷的现实,比作影响蜜蜂和花朵交流的玻璃,透明却无情,形象生动,使人思考回味.(4分,每句2分,语言形式与表达效果各1分)
(3)内容上由地球转暖语带双关地说到整个国家搅动起来,说明社会浮躁,生活节奏加快是倾听与诉说减少的原因;结构上,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作用.(4分,内容和结构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4)工作繁忙,生存压力大缺少闲暇时间;过于追求功利,以金钱为衡量标准;轻视情感交流,把倾诉看作软弱失意;现代人注意私密性,对个人活动不想透露也不愿打听.(4分,写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5)人类的听说能力如同尾巴的退化,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丧失吗?这是作者面对当今只顾功利,忽视情感交流的社会现实产生的深沉危机感.警示人们,要放慢脚步,多关注精神生活,多作诉说与倾听,恢复人的本性.感悟,只要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5分,内涵3分,感悟2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2•河北模拟)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1molA(g)与1molB(g)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  2020-04-11 …

复变函数是i到1的直线,求z(t)那这里的i到1是指什么啊?可以理解为(0,1)到(1,0)的线段  2020-05-14 …

日升日落的方向问题是不是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都是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假如太阳直射北纬  2020-06-19 …

下列线路中,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现象组合正确的是()A.华北到东北——河流结冰期变长B.重庆到拉萨——  2020-07-25 …

1.属于升华的是A.开冰箱看到白气B.气温持续在0度一下,北方城市里的冰雕作品一天天变小C.地上的水  2020-11-10 …

张老师驾车从淮北到宿州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宿州,休息0.5h后,再以8  2020-11-11 …

(g008•德州)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下地中0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0北极狐,  2020-11-13 …

某报报道瓯北到上塘的公路上,有一辆汽车和自行车追尾相撞事件,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汽车正以V0=36km  2021-01-12 …

北极下雪天气问题,北极的雪,要怎么才能看的到啊?随机时间下雪?几率还很小的吧?因为我玩这么久了,只有  2021-01-17 …

地球如果穿心会怎么样列入:地球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吗照这样如果从上北极的中心一直向下挖一直挖到下南极  2021-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