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马嵬四首(其二)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

题目详情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马嵬四首(其二)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赏析】这两首诗都是咏史诗。前者是诗人夜晚住宿在秦淮河畔,听到歌声的感触;后者则是诗人在去陕西赴任的途中,路过当年唐明皇被迫赐死杨玉环的马嵬坡时,联系时势所引发的历史性思考。前者主要关注的是社会,而后者更偏重民生。 
1.两首诗都引用了古代的诗歌,请从表层与深层意义两个角度分析它们各自在诗里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泊秦淮》中景物描写的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典”可以使诗句内容含量增大,请从这两首诗中任意找出两处,并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后庭花》也就是《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伴随着陈的灭亡,它也就成了亡国、之音的代名词。在这首诗中指的是寻欢作乐,而并不是实指这支曲子。《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作的一首长诗,内容讲述的是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在这里指的是帝王的爱情。(意对即可)
2.首先这句诗点明时间(“月笼沙”),其次诗句中营造的苍凉的意境符合当时作者的心境,便于下面的抒情。(意对即可)
3.两首诗中共有四处用典。《泊秦淮》中“隔江”一方面照应“亡国恨”,同时又指当年隋兵已经在江北岸,而陈后主却依然沉湎于声色之中。《马嵬四首》(其二)中“人间亦自有银河”化用牛郎织女的传说。(意对即可)

看了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淮安市的面积约l.01万平方千米,某年的人口数约530万,则该年淮安市的人口密度约为()A.525  2020-04-07 …

淮安市的面积约l.01万平方千米,某年的人口数约530万,则该年淮安市的人口密度约为()A、525  2020-04-0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94年淮河流域出现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灾  2020-07-09 …

材料一: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出现自1991年以  2020-07-09 …

读图1“拉萨和重庆的气候直方图”和图2“中国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B城七月气温约  2020-07-29 …

材料一:2015年5月,我市举办2015年淮安“最美家庭”颁奖典礼,对“淮安最美家庭特别奖”、十佳“  2020-11-02 …

中国江苏网2014年1月21日讯继阶梯电价、阶梯气价之后,淮安阶梯水价也要来了。据记者获悉,根据国家  2020-11-1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李舜臣,字子思,隆州井研人。生四年知读书,八岁能属文,少长通古今,推  2020-11-1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94年淮河流域出现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灾农  2020-11-22 …

材料一: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出现自1991年以来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