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下列各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

题目详情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置酒,众皆褒美,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②帝:宋太宗。③僚属:下属官吏。④坦:指姚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又何焉?
②小大之,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众皆褒美,坦独俯首
作假山。
(2)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
(3)从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鲁庄公与宋太宗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间:参与;
②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诚心诚意来处理.狱:案件;
③众人都夸赞假山,而姚坦却独自低着头.俯首:低着头;
④曾经修建了一座假山.尝:曾经.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鄙:目光短浅;谋:谋划.句子翻译为:达官贵族们目光短浅,不能长远的谋划.
②皆:都;所出:所字结构,文中意译为建筑、修建;非:否定判断动词,不是;何:什么.句子翻译为:这座假山都是用百姓租税筑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主旨的能力.甲段中鲁庄公能够听取曹刿的进谏,及时改正自己认识上的错误,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乙文中宋太宗听取了姚坦的进言,毁掉了加上,这些都表现这两个人:1.都能采纳忠言;2.能及时改正错误.
答案:
(1)①间:参与;②狱:案件;③俯首:低着头;④尝:曾经.
(1)①达官贵族们目光短浅,不能长远的谋划.
②这座假山都是用百姓租税筑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
(3)一,都能进忠言;二,能及时改正错误.
看了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曰  2020-04-06 …

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从词义和语法两方面说明(1)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2020-05-16 …

英语翻译丞相牛公应举知于ν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问曰  2020-05-22 …

英语翻译孙齐由齐庄二人小时诣庾公公问齐由何字答曰字齐由公曰字齐由公曰欲何齐邪曰齐许由齐庄何字答曰字  2020-06-11 …

翻译《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  2020-06-15 …

英语翻译李日知为待中,频乞骸骨,诏许之.初,日知将欲陈请,不欲妻谋.及还饰装,将出居别业,妻惊曰:  2020-06-15 …

票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  2020-06-16 …

穰苴执法阅读答案1(旦日)日中会于军门2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3(邦)内骚动4未(及)反2下列句子  2020-06-16 …

阅读材料:材料一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2020-07-14 …

阅读材料:材料一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阅读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