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以毕士安参知政事,逾月,并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 景德元年,以毕士安参知政事,逾月,并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安下。是时,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我也。请练师命将, 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 澶州。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帝驾起。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勿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

契丹既围瀛州,直犯贝、魏,中外震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轶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遂请帝幸澶州。

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众请驻跸以 军势。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 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 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亢,李继隆、石保吉分大阵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援者日至,何疑而不进?”众议皆惧,准力争之,不决。出遇高琼于屏间,谓曰:“太尉受国恩,今日有以报乎?”对曰:“琼武人,愿效死。”准复入对,琼随立于庭下,准厉声曰:“ 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 ”琼即仰奏曰:“寇准言是。”准曰:“机不可失,宜趣驾。”琼即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        (节选自《宋史》)

【注】狃:niǔ  轻侮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小不利 引去              辄:总是,就

B. 骁锐据要害以备之         简:选择,挑选

C.因请帝 澶州            幸:皇帝亲临

D.众请驻跸以 军势                    觇:掌握

1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 相同 的一组是(      )

A.帝大骇, 问准              以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B.准心知二人谋, 阳若不知    秦王斋五日后, 设九宾礼于廷

C.谁 陛下画此策者         飨士卒, 击破沛公军

D. 琼随立 庭下                请奉命求救 孙将军

1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寇准“ 刚正直率 ”的一组是(      )

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    准不发,饮笑自如    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帝驾起    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    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    众议皆惧,准力争之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1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 (4分)

                                                                        

(2)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 (4分)

                                                                         

(3)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4.D

15.C

16.B

17.(1)皇帝很早就打算让寇准做宰相,(只是)怕(担心)他性格刚直,难以独自担任。(“相” 1分、“患” 1分、“独任” 1分、句意1分)

(2)那么人心就更加不安,敌人也不会恐惧害怕,这不是用来取得威信、决定胜利的办法啊!(“危” 1分、“慑” 1分、“所以” 1分、句意1分)

(3)陛下不认为我说的对,何不问一下高琼等人(“以为” 1分、“然” 1分、“盍” 1分、句意1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 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D项, 觇,观察。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A项,“以”前是介词,拿,后是连词,因为;B项“乃”前是副词,于是,后是副词,才;C项,“为”都是介词,替;D项,“于“,前是介词,表处所,译为”在“,后是介词,表对象,译为”向“。 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③④⑥ 全部表现 寇准“刚正直率 , ① 是说皇上担心寇准过于耿直, ②
是反映寇准的军事才能, ⑤ 是说寇准给皇上进言,三项均不属于“直接”。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7.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应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1),相,让……做宰相;患,担心;独任,独自担任。(2)危,不安;慑,恐惧害怕;所以,用来……的办法。(3)以为,认为;然,对;盍,何。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皇帝很久就打算让寇准做宰相,(只是)怕他性格刚直,难于独自担任。景德元年,任命毕士安做副宰相。过了一个月,一起任命他们两人都做了宰相。寇准兼任集贤殿大学士,职位在毕士安之下。这时候,契丹言辞入侵,放纵游动的骑兵侵袭深州和祁州一带,稍有点不利就退却,徘徊往来,(好像)没有打仗的意思。寇准说:“这是轻侮我们啊!要训练军队,任命大将,挑选精悍的部队,据守要害的地方,防备敌人。”这一年冬天,契丹族果然大举入侵,紧急的军报一个晚上送来了五封,寇准不开封(看紧急军报),馀酒谈笑,和平常一样。第二天,同列的人把这件事报告了皇帝,皇帝大吃一惊,向寇准问这件事,寇准说:“陛下想结束这件事,不超过五天就能办到。”并趁机请求皇帝到澶州去。同列的官员害怕起来,想要退兵。寇准阻止了他们,叫他们驾车侍候皇到澶州去。皇帝对这件事很为难,打算回到宫里去。寇准说:“陛下回到宫里,我就见不到您了,国家大事可就完啦!请您不要回宫,还是到澶州去吧!”皇帝这才召集群臣商议亲自出征的事,问有什么计策。

不久,契丹围困了瀛州,一直侵犯到贝州和魏州,朝廷内外都震惊恐慌起来。副宰相王钦若,是江南人,请求皇帝到金陵去;陈尧叟,是蜀地人,请求皇帝到成都去。皇帝问寇准,寇准心里知道这两个人的阴谋,却假装不知道,说:“谁是替陛下筹划这个计策的人?他的罪可以杀头。现在陛下是神明威武的皇帝,武将和文臣都很团结,如果您亲自领兵出征,敌人自然而然就会逃跑。不这样,(那就)出奇兵打乱敌人的计划,坚守阵地消磨敌人的士气,使敌人困乏疲惫。从疲劳和安逸的(敌我)形势来看,我们有必胜的把握。为什么要抛弃太庙太社,到楚=蜀这样边远的地方去呢?问题在于人心崩溃了,敌人乘势而入,天下还能够保住吗?”就请求皇帝到澶州去。

于是到了南城,契丹的军队正在强盛的时候,大家都要求御驾暂时停留,观察一下军事形势。寇准坚决请求说:“陛下不过黄河,那么人心就更加不安了,敌人也不会惊惧害怕,这不是取得威信、决定胜利的行为啊!况且,王超领着强劲的兵力驻扎在中山,扼住了敌人的咽喉;李继隆和石保吉分列强大的阵势,扼住了敌人的左右手臂。四方各地军事长官赶来增援的每天都有。为什么疑虑而不前进呢?”大家议论起来都害怕(敌人),寇准极力争辩,总是偿能决定下来。寇准出来在屏幕间遇见了高琼,对他说:“太尉您受了国恩,今天有意报答国家吗?”(高琼)回答说:“我是军人,愿意拚命。”寇准又入殿见皇帝,高琼跟着站在庭下,寇准厉声厉色地说:“陛下不认为我说的对,何不问一下高琼等到人?”高琼立即仰起头来进奏道:“寇准说的是对的。”寇准说:“机会不可错过,应当赶快驾车出发。”高琼立即指挥卫士让皇帝乘上车子前进,皇帝就渡过了黄河,坐临澶州的北城门楼上。远近的人们看见皇帝车上的伞盖,跳跃着欢呼,声音传到几十里以外,契丹兵士相互看看,感到惊慌害怕,连阵势都排不成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