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
15.38分 18.91分 98.85分
2012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调查项目 中国 美国
公共图书馆数量 3076个 8951个
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个/ 44万人 个/1.3万人
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0.58本 50本
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7% 62%
人均年阅读量 4.39本 7本
图书畅销类型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小说、科技等
--参考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位教授中,有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位工人中,只有4人有这种经历。
    15位教授中,有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位工人中,只有4人家中有书。
    15位教授中,13人的母亲与12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15位工人中,只有6人的母亲与4人的父亲经常阅读。
    15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位工人中只有3人受到鼓励。
    其中,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7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一直到17岁自立成人。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8岁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阿尔杰的系列故事书。这个发现对他影响深远,因为它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运,创造人生。霍雷肖•阿尔杰的书让他看到“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男孩典范”,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注释:①霍雷肖•阿尔杰(1832--1899),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共创作了100多部作品。他专门撰写贫困男孩发奋图强最终成功的故事,代表作《衣衫褴褛的迪克》。
--节选自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
【材料四】
    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节选自许知远《电子时代的阅读》
(1)根据材料一,周国平将阅读定义为:___。
(2)你从“调查报告”得出了什么结论?
(3)阅读上述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
B. 中美两国在图书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
C. 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缺少精神追求与享受。
D. 习惯电视画面可能会不习惯阅读纸质文本,建议控制看电视时间,更多地阅读书籍。
(4)试分析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了我国国民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5)读完上述文字,关于阅读,请你给下列对象一些建议。
如果对父母,你会建议:___。
如果对老师,你会建议:___。
如果对政府,你会建议: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根据“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可以作答.
(2)根据材料三可知,受调查对象的社会环境是相同的,但最后的成就不同,其中的差别就是阅读,而父母对阅读的重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就.
(3)根据“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可知第一个选项是错误的.
(4)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可知,人们的读书时间过少,公共图书馆数量少,藏书也不多.根据材料三可知,来自父母的影响会决定学生对阅读的态度.根据材料四可知,看电视的时间过长之后,就会影响人们对纸质阅读的兴趣.据此可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作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提出建议的对象.
答案:
(1)阅读是一个人的灵魂在文字构筑的精神世界里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2)①阅读成就一个人长大后的命运与发展.②父母对阅读的重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就.
(3)A
 (4)①父母自身对阅读的关注与重视.②看电视时间过长,导致人们无法忍受纸质阅读方式;③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少,图书馆藏书量不足;④阅读内容以实际用途和消遣为主,缺失精神的享受.(答出一点得1分)
(5)对父母:每天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如果对老师:带领孩子告诉孩子远离电视,读更多好书.如果对政府:兴建更多的公共图书馆,引导全社会读书.
看了 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下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向量筒中注入水,俯视读数为48毫升,则水的体积为(大于等于或者小于)48毫升我填大于,老师送我个红  2020-05-14 …

求英语连读技巧和规则!还有对于老外说话的疑惑~一直读不好连读,更听不出连读,连读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则  2020-05-24 …

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  2020-07-14 …

现在的年轻人是否存在不喜读书并认为埋头读书是可笑的这种状况存在吗?你对此有何看法?就对于现今这些年轻  2020-11-03 …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除当的一项是()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  2020-11-03 …

读书养气阅读答案1:作者在文中表明,读书养气的目的是.2:作者认为“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  2020-11-03 …

读图,回答下列的问题(1)甲、乙两图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属于学习行为的是.(2)动物具备学习新行  2020-12-0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有人提议把9月25日——鲁迅的诞辰定为“读书节”,是因为读  2020-12-12 …

关于《培根随笔》“论读书(论学习)”《培根随笔》“论读书(论学习)”中,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不为争长论  2020-12-23 …

测出的读数V将偏大还是偏小?量不规则小石子体积时,第一次站着,低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读数是V1.然后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