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题。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题。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 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②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 经是人间地狱。
……
  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④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⑤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⑥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⑦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⑧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⑨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⑩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 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1.这篇新闻报道,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题,请简要分析这个题目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⑥—⑩段,简要说出作者先后写了哪些展览内容,以及参观者的哪些感受。
答:展览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观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一处令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一处令 你最有感触的画面,并简要说明这幅画面为什么触动了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引用“长条盒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和“数以千计的照片”的中间的一张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最后一句话表达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要点:①题目用 强烈反差。
      ②题目用”,警醒读者永远记住奥斯维辛曾发生过的人间惨剧。
2.展览内容: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参观者的感受:“恐怖”“压抑”“震撼”等
3.示例一:,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个姑娘的“微笑”深深触动了我。我感到,被迫害者在如此恐怖的人间地狱里对生命的渴望,对和平的向往。
     示例二:“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用“最可怕”来形容这里的明媚阳光、和平宁静,造成一种心理反差,使人立刻联想到这和平美好的背后,曾经上演过人类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人间惨剧。作者还用“居然”和“还有”来强调人们在现实与历史的反差面前极度的惊讶与难以置信,含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痛和愤怒。
4.示例:祷告是为了求得保佑或宽恕。但在这个“人间地狱”里,生命、人性、文化、信仰全部被灭绝。因此,在这里,受难者不可能得到一丝的安慰和生的希望;而刽子手也不可能忏悔自己的罪行,更得不到宽恕。
5.出于一种来源于不安的心情产生的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6.反衬。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菊花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
7.以具体的事实揭露法西斯的残忍。
8.表达了作者的悲凉之情。继续运用反衬,点题,也是对人们的提醒。
看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题。童年的问题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个梦,童年还是一串长长的问号。有一个英国的男  2020-04-06 …

一道数学题:童童读一本书,上午读了这本书的1|10,下午比上午多读6页,这时已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  2020-05-23 …

请问,刘绍棠的《童年,说不完的故事》有几道阅读题,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这段童年生活中的哪些因素对  2020-06-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童心说(节选)[明]李贽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  2020-06-11 …

最初的温暖阅读题答案.1、文章第一段交代了男孩的家境,女孩让人羡慕的书包,这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020-07-0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童心说李贽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  2020-07-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童心说李赞(明)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  2020-07-24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童年读书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  2020-07-29 …

名著导读(5分)《童年》:在苦难中长大小题1:《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  2020-12-24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毕淑敏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