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如图是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甲所示.(1)分别将“浮标”浸入A、B两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和B,如图乙所示,

题目详情
如图是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甲所示.
(1)分别将“浮标”浸入A、B两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和B,如图乙所示,如果“浮标”在A、B两牛奶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A、FB,则FA______FB(填“>、=、<”).
(2)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为ρA______ρB(填“>、=、<”).(3)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现“浮标”杆上的二条标记线靠得很近,为了更易区分,请你
提出一条,对“浮标”的建议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因为两种情况都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浮标的重力,则FA=FB
(2)根据FgV得,V=
F
gV
,所以V排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A在B的上面,说明放入A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大,说明A液体的密度较小;
(3)根据△h=
△V
S
,二条标记靠的很近,可想办法减小筷子在水面处的横截面积,所以可以“浮标”的杆做得更细些;或“浮标”缠绕更多一些铁丝,这样可使细端在水面处.
故答案为:(1)=;(2)<;(3)“浮标”的杆做得更细些(或“浮标”缠绕更多一些铁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