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随处可见的土壤也具有强大的二氧化碳固化潜力。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土壤学家瑞腾•拉尔说,地球上的所有土壤能吸收大气中13%的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随处可见的土壤也具有强大的二氧化碳固化潜力。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土壤学家瑞腾•拉尔说,地球上的所有土壤能吸收大气中13%的二氧化碳。一些种植者已经开始采用被称为再生农业的方法。所谓再生农业就是通过堆肥、全年种植、减少耕作、增加作物多样性等方式,不使用农药化肥,让土壤的肥力自然恢复。这些手段也能大幅提高土壤吸收二氧化碳的含量。拉尔注意到含碳有机物耗尽的土壤往往干燥,易受冲蚀,而含碳有机物丰富的土壤则黝黑、松软,湿润且肥沃。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拉尔在非洲潜心研究当地土壤,那些土壤因严重缺乏有机物质而像水泥一样坚硬。他在那里也结识了研究全球变暖问题的先驱罗杰•拉夫尔。正当拉尔对那里的贫瘠土地一筹莫展的时候,拉夫尔猜测土壤所含的碳转移到了大气中。
拉夫尔的猜测是对的。数百万年来,植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生共存,协力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植物光合作用时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糖和其他碳基分子。这些含碳化合物一部分从根部被共生真菌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所摄取,最后变成腐殖质将碳储存在了土壤中。一万年前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土壤的天然再生过程随之遭受破坏。据拉尔的计算,整个人类的农业史中,因为此类土地利用变化,从土壤流失到空气、湖、海洋中的碳有近百亿吨。时至今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都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其他土地利用的变化。
       为了量化测定土壤的固碳能力,美国土壤学家斯沃在加利福利亚州马林县一处牧场开展了首项此类研究,在“马林碳研究”中,斯沃借测定土地堆肥中储存碳的能力来研究土壤固碳。之前已有研究证实粪便堆肥能增加土壤中碳的含量,不过在农场主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利用堆肥改良自家土壤的问题上,斯沃的研究尚无先例。斯沃发现只靠粪便堆肥就能在两年内显著增加土壤的碳舍量,原因可能和植物生长旺盛有关。据该研究结果,斯沃预计加州的2800英亩牧场能够吸收4200吨二氧化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每英亩土地需要多吸收1.5吨二氧化碳。斯沃说:“我们的试验已经充分说明增加1.5吨的目标完全可行。”
       澳大利亚的土壤生态学家克里斯汀•琼斯正在验证另外一种大有作为的土壤增肥策略,即依靠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活的植物存在时,植物下的土壤才能够持续固碳。四年的观察期间,琼斯记录了草地固碳量的变化。和堆肥固碳一样,种草固碳的有效性也已被证实,琼斯现在希望能够将其实际运用。琼斯说:“我们这几年的工作会让整个世界感到惊喜。”
        斯沃和琼斯的项目说明,农场主、牧场主也能在人类抵御温室效应的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这将取决于他们改良土壤的工具、技术以及为他们改良土壤提高固碳量提供多少经济补偿。要改变传统的耕种方式,要让农场主不仅可以通过出售农产品获益,也能因为增加土壤的固碳量获得物质回报。拉尔说:“农场主保护生态系统的行为应该得到补偿。”
减少温室气体,抵御气候恶化是人类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再生农业能否在改变传统农业观念的同时,显示出明显的环境改善效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1)下列各项对“士壤固碳”这一概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A.土壤上的植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生共存,协力调节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B.通过堆肥、全年种植、减少耕作、增加植物多样性等方式,自然恢复土壤的肥力。
C.利用粪便堆肥来显著增加土壤的含碳量,或利用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来使土壤连续固碳。
D.含碳化合物被植物根部的共生真菌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摄取,最后变成腐殖质将碳储存在土壤里。
(2)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___。
A.以堆肥增加土壤碳含量的想法经过斯沃的研究证明是有效的,其原因在于堆肥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B.马林碳的研究证明,l英亩土地每年总共能吸收1.5吨二氧化碳,地球土壤共可吸收大气中13%的二氧化碳。
C.一般面言,含碳有机物丰富的土壤湿润、疏松且不易流失;欠缺碳的有机物的土壤则较干燥坚硬且易受冲蚀。
D.农业生产破坏了土壤固碳的功能,以致土壤流失了近百亿吨碳,它们变成的温室气体,约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
(3)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__。
A.再生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固化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它可以延缓全球变暖,抵御气候恶化。
B.琼斯种草固碳的有效性已经被证实,几年后当琼斯的增肥策略投入实际运用后,将会让世界惊奇。
C.世界的农场主以后除了通过出售农产品以获取利益外,还可以依据固碳量的多少领取环保津贴。
D.土壤增加肥力就可以固碳,因此越是贫瘠的土地,在改良土壤的过程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储存的空间也就越大。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项正确,其他三项答非所问.A项是讲的是植物和微生物的关系及其作用;B项讲的是“再生农业”的概念:C项讲的是使土壤连续固碳的方式.
(2)A项“原因在于堆肥促进了植物的生长”错误,将相对说成绝对,原文说的是原因可能和植物生长旺盛有关;B项原文说的是每英亩土地需要多吸收1.5吨二氧化碳,而“地球土壤共可吸收大气中13%的二氧化碳”是拉尔的观点.D项“它们变成的温室气体约为总量的”错,原文在第二段最后一一句“时至今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都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其他土地利用的变化”.
(3)A项,原文最后一段说“减少温室气体,抵御气候恶化是人类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再生农业能否在改变传统农业观念的同时,显示出明显的环境改善效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表明A项的结论过于绝对;B项,“几年后当琼斯的增肥策略投入实际运用后”于文无据,琼斯原话是“我们这几年的工作会让整个世界感到惊喜”,是说他们近四年的观察研究工作;C项,“还可以依据固碳量的多少领取环保津贴”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要让农场主能因为增加土壤的固碳量获得物质回报”.

答案:
(1)D
(2)C
(3)D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以三个W后面随便加拼音变成三个字第一个字是wang是王第二三个字是什么帮我猜猜我和朋友打赌来着第一  2020-05-14 …

气体的分子势能随不随气体体积变化而变化?分子动能只和气体内能有关,对不?但有一题物理题,里面问气体  2020-05-16 …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020-05-17 …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希望有  2020-05-17 …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020-05-17 …

可随意吸附在某处的材料有什么?比如在某个产品的下面装上该材料,就可以随意的吸附在桌子,墙壁或者塑料  2020-06-05 …

医学文章中,“随访0.5a”是什么意思我很感兴趣一篇医学文章,但里面“随访0.5a,无任何不适”,  2020-06-18 …

论文摘要英文翻译求助随迁老人是指外迁至子女工作城市,并与子女们一起生活的外地户籍的老年群体,作为城  2020-07-25 …

2.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人乡随俗”。“盲目追随别人的人,追随不到什么”(蒙田)。对此理解错误的  2020-11-23 …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入乡随俗”。“盲目追随别人的人,追随不到什么”(蒙田).对上述理解错误的是  2020-11-23 …